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党建网:电子科技大学举办“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端学术论坛”
文:党建网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19-10-06 2815

111.jpg

2019年9月28日,为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和取得的成绩,助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联合主办的“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端学术论坛”在成都举行。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申小蓉、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邓纯东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大会开幕式由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教授主持。

  申小蓉代表电子科技大学致开幕词。她表示,电子科技大学始终坚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向深入,领导全校师生同思想、共认识;始终坚持高水平创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邓纯东教授讲到,这次会议为应对大数据时代挑战出谋划策,对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美好的未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胡元梓主编认为,大数据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机遇,它所提供的丰富数据和信息为我们从历史角度和社会角度分析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郑端副主编认为,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与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院长邓纯东教授以“大数据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主题,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集中到一个点就是要充分看到、正确应对互联网条件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构图,思政课教师上课要适应互联网的新形势,要注重把握互联网信息对学生的深入影响;要关注国际国内时政要闻的重大问题,对中国的时政大事随时回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阐释;要对国家发展重大历史问题进行甄别,对社会热点问题要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不断提出问题与看法,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骆郁廷教授以“网络空间大学生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及其引导”为题,提出网络空间大学生思想活动表现着不同于现实场域的表征,凸显为思想热点的流变性、思想节奏的快捷性、网络情绪的波动性和思想观念的易变性,主要源自于海量信息干扰了其思维判断、碎片信息导致其认知肤浅、开放环境带来的价值冲击以及学生网民思想定力的缺乏。对此,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碎片中学会整合,增强战略定力;要在多样中突出主导,增强思想引领;在多变中把握方向,坚定理想信念。

  教育部长江学者、南京师范大学王永贵教授作了题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逻辑”的主题发言。他讲到,意识形态在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的表述方式不同,要把握这一问题的理论逻辑在于厘清网络意识形态与现实意识形态在主体、内容、对象等方面的边界。网络融合发展的态势符合国家发展方向,要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问题,需要通过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增强思想理论的供给力、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治理能力以及践行力,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兰州大学思想政治研究院院长王学俭以“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几个问题”为题,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思想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在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对接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面临着六个视阈点转化:一是大数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转换;二是大数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域转换;三是大数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域转换;四是大数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域转化;五是大数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六是大数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并对其进行了系统阐释。

  浙江师范大学李建华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师生伦理关系”的主题发言。他讲到,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师生伦理关系造成了一定的挑战:原来在知识权威下形成的师道尊严秩序趋向瓦解,伦理场域由“二维”转向“三维”,教师在伦理实践中的行动依据由人工智能技术所做出的结论代替自身的“明智”。师生伦理关系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经过“我—它”的权威服从和“我—你”的契约平等发展为“他—我”双向共生。构建“他—我”双向共生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素是师生彼此之间的责任、关怀和人格感召,而深化这种伦理关系的主要路径是回到教学的教育性价值,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进行教育性对话。

  教育部思政司原司长、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表示,要推进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就要深入把握数据的生成规律,对有用的信息进行筛选,增强对虚假数据的辨别。同时,要树立正确的大数据观和数据意识,提高对数据的处理水平,掌握数据的运作逻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之间的联系,不断推进大数据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链条式融合。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大平教授以“大数据与思政热问题的冷思考”为题,表达了大数据对思政教育的挑战和重大意义。他认为,应当用辩证法看待真知与熟知之间的关系、时尚与真理之间的关系,也要用辩证法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通过对“大数据”的概念剖析,引出对大数据及其技术运用的三种偏差,旨在化解人们对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治疗”、娱乐的“心灵鸡汤”等问题的反思,以探究科学的教育思维和方式,精准对接个体的思想状况。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伯海教授以“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换”为题,通过对范式的含义回顾,即哲学范式、社会学范式、构建范式和理解范式的解读,衍生出对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思考,提出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什么?转换的性质是什么?该如何转换等现实问题,提供了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改良与拓展的新思路。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教授以“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核心话题”为主题,表示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理论创新的核心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变与不变的问题,其内容指向凸显为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关系问题、动力机制问题、场域差异问题以及结构化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增强对以技术反噬为代表的各种“反噬”问题,如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问题、融合问题以及整合问题等进行审视和反思。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小飞教授以“大数据应用中的道德风险”为题,通过马克斯·韦伯关于世界的“祛魅”问题分析,认为马克思韦伯讲的技术“祛魅”问题,消除了宗教和人的神秘性,展现了人类的价值和真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是进步。世界的“祛魅”问题也就是技术“复魅”问题,会导致大数据异化,“祛魅”问题也带来了问题,如人变成了技术化的工具。他认为道德的“复魅”问题(技术“复魅”问题)主要体现为: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教育对象被数字化问题、教育者的数字化问题等。需要通过对技术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意义理解、制度解构、道德约束、文化建构等四个方面规避大数据运用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沈震以“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互动教学大数据研究”为题,阐述了智慧课堂的含义,认为“智慧课堂”源自“智慧教育”的理念,其核心在于“转识为智”,使教育从主要侧重知识传授转向智慧的开发。他分析了“大数据”的概念及思政课教学大数据的含义,认为思政课教学大数据是指与思政课教学相关的、经过数据库技术结构化的数据。厘析了思政课智慧互动教学大数据的含义,通过对国内各大高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数据抓取和案例分析,提出了开展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逻辑思路。

  此外,来自燕山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全国各地方院校的青年学者就“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动力机制”、“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增长极”、“大数据时代思政课教师发展的四重着力点”等主题进行了发言和交流。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守仁作会议总结。这次学术研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3.18讲话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大背景下召开的,会议开得很及时也很有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随着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到来,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影响人类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与会专家从不同视域、不同维度研究和探讨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意义、内容、过程和路径,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报道链接:http://www.dangjian.cn/djw2016sy/xiaoyan/201909/t20190930_5273317.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编辑:陈伟  / 审核:陈伟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