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本科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建设一流本科】邸爱英:开放包容共建共享 培养本科国际化人才
文:新闻中心 图:邝俊 来源:新闻中心 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9-11-14 5056

  【编者按】11月7日学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作会在清水河校区闭幕。闭幕式上航空航天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格拉斯哥学院等三个学院代表和党委学生工作部、人力资源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四个职能部门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以下为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邸爱英的交流发言。

0acc1b0afdf2d1fd0778f6a10d61a358.jpg

  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本科国际化人才培养——开放,包容,共建,共享》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通过向兄弟学校学习并描述我们自己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进而分析我们自己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思考什么是国际化人才培养。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途径

  各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都建立在大学国际化的框架之下。国际上比较好的范例——欧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体系在20年前就已经建立。经过这么多年不断完善,已经基本实现了欧盟高教和科技一体化。它是通过欧盟各个高校之间的学分转换体系以及促进师生交流的“伊拉斯谟斯计划”、“苏格拉底计划”来实现的。通常,各个学校的模式都称为“UPS模式”,也就是说高校和高校之间、教授和教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都可以通过这种模式来进行。

  我们来看看我国最顶尖的两所高校——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国际人才培养体系。

  北京大学的国际人才培养体系有四个方面:第一是优化国际教育体系,主要是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环境的国际教育体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引领型的国际化人才;第二是在全球培育人才,主要是指北大的本科生赴海外交流,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球塑造力;第三是培育全球治理人才,这是北大作为我国顶尖高校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第四是为全球培养人才,主要指来华留学生,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的全球性引领型人才。而北京大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是建立在其国际发展战略框架之下的。

  清华大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在境内学习环节是通过师资力量、课程资源和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培养,在境外的学习环节是面向世界通过素质拓展、学习交流和学位教育来实现的。清华大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也是在其全球战略大框架之下建立的。它的定位非常清晰,清华大学就是要聚焦培养学生具有全球胜任力。而全球胜任力的界定是个人在国际和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学习、工作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它包括三个层面、六项核心素养——它有知识和认知的层面,也有行为和人际的层面,更有人性和品质的层面。这是一个非常完备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电子科技大学的国际化实施路径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也相对比较完整地覆盖我们的学生、师资、科研、课程、办学、平台。我们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和清华大学的培养体系相似,并且我们在实训项目上还多于清华大学。但是,我们在境内培养环节和境外培养环节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我们检视一下问题:在境外学习环节上,我们现在还没有像这两所学校一样实现全覆盖,我们的覆盖率超过了35%,在西部排名第一。但我们在深度和层次上有待提高。我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跟踪研究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在2020年的资助可能会从短期项目逐渐向中长期项目转移和倾斜。

  在境内学习环节上,我们在师资的国际化水平、长短期专家发挥的作用和效果、课程资源的深度广度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同时,我们对国际留学生作为国际化重要资源的利用是不充分的,国际化校园文化的培育是不够的。在现在这个阶段,出境与否只是一个形式和途径问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好奇心、内在动力才是真正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换句话说,能否做到足不出户依然能够胸怀天下、成为国际化的人才,这个可能是更多师生要思考的问题。

  再深入地检视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对照MIT商学院教授Edgar Schein的组织文化理论和世界顶级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可以说,我们学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文化实际上还没形成。尤其是“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土壤仍需全员的培育。根据Edgar Schein的理论,我们在外部器物、活动和程序上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也有非常显著的进步,我们也非常欣喜地看到一些具有价值导向的战略目标和理念逐渐形成,这说明我们这样的工科背景的高校正在改变。但是,这些理念没有真正内化到我们师生的信念、感知、思想和情感中去,这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

二、何为国际化人才培养

  因此我们就谈到了第二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这次会议不断谈到的“六位一体”培养理念以及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全球素养。我们欣喜地看到,学校的导向性已经出来了。但对照一流高校,我们的目标不够清晰,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比如说,北京大学的战略发展中,它用了“CLOUDS”来描述它的五个发展维度和一个发展使命。在五个维度中就提出,未来的优秀人才应该具备符合知识背景和开放包容协作精神,要在特定的方向精深钻研、具有创新探索终身学习的能力,而所有这些能力都需要建立在国际理解和多元文化浸润的基础之上。它最核心的落脚点是全球塑造力,而这个塑造力的对象可实可虚,范围可大可小,立意是非常高的。伦敦大学学院在它的20年战略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他们的学生应该勇于面对全球性的挑战其中之一,即文化理解力的挑战。

  可见,世界知名大学已经对“国际化人才到底是什么?”有了共识,也就是说,除了普通毕业生应该具有的所有能力之外,我们的国际化人才应该有全球思维,有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和管理的能力,有愿意学习新语言、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开放态度,有适应性和灵活性,包括适应全球任务的流动性以及了解影响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全球事务。

  再回头看我们的问题。现在因为缺少内化到我们全校师生中的情感和理念,所以我们的国际化停留在一些指标性的东西或者是功利性的数字上。与一流高校相比,我们从格局和视野上面就有所欠缺。

  最后,给大家分享我们同学到国外进行短期学习的体会和感悟。我们的学生在瑞典的高校学到了他上大学以来最有趣的一门课程——《软件工程》,也学到了这些老师非常大量的课外批改作业,使他们课程的学习效率非常高。我们的学生在德国,他说自己学会了上课,因为他学会了打开自己去沟通、去交流,他也学习到了德国学生的严谨的态度,上课没有人玩手机,没有人睡觉,他甚至注意到德国基本上所有学工程的学生都兼修管理,而且他也选到了一门他认为最有创造力的课程,叫做《创新产品管理》。

  那么国际留学生来到我们的学校也充满了好奇。他们非常想知道为什么中国人都那么爱国、为什么中国人为下一代会那么努力地工作。他希望自己能像中国人一样努力。还有一位留学生说,她很想知道中国向全球推广汉语的基本措施。他想改变自己的是,要更有时间观念、更遵纪守规。

  我们认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没有什么定义,它就是一种全员的开放、包容、理解、尊重、共享、共建、协作、求知、探索的态度和努力。所以,国际化人才培养永远在路上。

(整理人:卿晗 学生记者团 张珈瑜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