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11月7日,学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作会在清水河校区闭幕。闭幕式上,航空航天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格拉斯哥学院等三个学院代表和党委学生工作部、人力资源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四个职能部门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以下为格拉斯哥学院副院长刘欣刚的交流发言。
今年的2月4日是农历2018年的除夕,这既是我们阖家欢聚,共同迎接新春佳节的时候,又是国外一些知名高校向世界各地优秀学子抛出橄榄枝,邀请他们加入本校继续进行深造的时候。对于格拉斯哥学院这样一个已经拥有两届毕业生、生均拿到3.5个国际知名高校offer的学院,这是一个喜悦的季节,也是我们必须冷静面对学生如何选择下一个去向的时候。
今年除夕夜,一份从大洋彼岸飘来的offer使格拉斯哥学院2019届王金辰同学全家和整个学院无比振奋:MIT向王金辰同学正式发出通知,邀请他于2019年9月份加入MIT攻读博士学位,并给予全额奖学金资助。这既是对王金辰个人的认可,也是对电子科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高度肯定。
一、学院基本概况
电子科技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的合作始于2009年。2012年两校联合办学项目正式通过教育部审批,2013年格拉斯哥学院正式成立并招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首届学生。在双方共同努力下,2015年两校合作正式纳入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2016年1月,双方非独立法人合作办学机构通过教育部审批。
截至目前,形成了包括联合办学项目、联合办学机构在内,涵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以及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强势专业的新型特色性学院。自2017年起至今的三届毕业生深造率逐年增长,深造质量不断提高。尤其值得欣慰的是,2019年有19位同学拿到了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直博offer,一定程度反应了格拉斯哥学院的学生越来越受到业内同行的认可。
近两年,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学生科研科创,格拉斯哥学院也积极参与其中。我们尤其注重教研教改基础工作的积累,先后进行了41项院级教改项目,发表教研教改文章近50篇,为下一步形成更高级别的教学教改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持。几年来,学生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近100篇。2017年,教育部对学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院的教育教学情况受到评估专家的高度认可,同年,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估。今年3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过IET工程认证,并且获得五年最长认证期限。随着成果不断涌现,我们在国内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成功举办系列合作办学交流会,积极参与全国性中外合作办学年会在行业内发声,并吸引了教育部领导和众多合作办学同行来访调研。
二、借鉴融合,做好顶层设计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初衷是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加全面、更加优秀的人才。近年来,国内很关注MIT的新工程教育理念。格拉斯哥大学作为一所拥有500多年历史的老牌名校,在更早之前即提出了注重工程实践和阶梯递进的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其内涵与MIT的理念是一致的。
模式可以借鉴,理论也可以借鉴,但我们必须首先明确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教育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因此,借鉴之后的融合、取舍尤为重要。在秉承两校合作办学定位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世界IT业和工程界优秀人才的目标,努力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办学思路的指导下,我们形成了包括专业、素质、语言在内三大类,囊括数理基础、语言课程等六小类的融合性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同时,学院成立之初就组建了包括华为、法雷奥等国际知名企业在内的工业顾问委员会,鼓励委员会成员积极参与到培养方案制定和人才培养实践中。截止到目前,我们初步建成了渐进式基于项目的工程类课程体系。这个设计既契合国际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又满足我国电子信息+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顶层设计上实现双赢。
三、知行合一,严把教学实施
理论固然重要,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让一项科学先进的理念真正发挥作用,更好地指导人才培养?实践是唯一的途径。
这几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我们不断完善优化培养方案的设计,做到理论先导、逐步落实。我们不仅建立了从大一到大四学年、包括专业基础课程、核心专业课程、高阶专业课程在内的渐进式基于项目的工程类课程体系,还将这种模式拓展到语言类和素质类课程。例如,我们不断完善语言课程,增设基于项目的工程英语课程,不断丰富语言课程的内容。
在进行整体设计时,我们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从教学模式、考核体系、管理体系、实验支撑等各个方面对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工程类知识的同时,掌握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方法设计好之后,就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格拉斯哥学院的课堂教学环节主要包括适量的教师授课、集中的实践教学、学生自主的综合项目任务以及定期交流辅导,注重教师正确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并重,让同学们做到知行合一。
例如,《实时计算系统》这门课程的课堂授课和课堂实验分别为24学时和32学时,但团队项目达到约100学时。学生们不断交流探讨,不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推动师生共同投入实践。通过任务型、基于项目的教学,课下learning to learn、师生座谈会,Tutorial time,在线交流机制等形式加强师生互动。2014年开始,学院每周举办learning to learn活动,形式灵活新颖,老师参与度极高,活动经常一票难求。学生不仅可以同老师进行交流,老师还以亲身经历对学生思想认识、未来发展规划等进行正确引导。我们本学期召开的一次院领导学生见面会上很多学生代表强烈要求一定要增加活动频次和每次容纳学生人数。
同时,我们非常注重老师之间的交流。通过一年一度的中英工程类课程评价体系研讨会促进中英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借鉴。每周定期的课程组集体备课、教研等加强课程教学质量建设。我们还积极鼓励跨学科合作授课、不定期的学科交叉融合研讨等方式,并建立了特色的数理基础课程和工程职业技能英语课程。
生生互动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第一课堂的团队协作、小组讨论、组内互评、集体答辩汇报等,第二课堂的朋辈帮咨询服务、科协定期工程实训及专业课程、科研入门讲座等,都为学生学习交流提供良好平台。
由于我们是工程类专业,因此,实践教学支撑体系一定要到位。这几年,格拉斯哥学院逐步建设的电子电器实验中心从人力、物力和空间上为学生提供了良好条件。尤其是这种空间、器材、器件、设备的自主使用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课后使用实验室的积极性。而广大教师、科研人员走进实验室,对学生的科研和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在管理方面,我们希望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立了以学院学生事务中心为代表的中西结合的学生支持体系,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各部门直接面对学生,针对学生的特点给予专业化、一站式服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更是从各方面关爱学生良性发展。
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关爱学生,但关爱不等于溺爱,必须明确制度、坚持原则。严格实行全过程考核模式,要求老师和学生必须认真经历每门课程的每一个环节。学术委员会牵头的质量保障体系,严格执行学院的各项学术规定和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我们相信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爱,让他们终身受益。
例如,大一第二学期的《微电子系统》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建立工程项目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大三第二学期的《团队设计项目》,由老师制定综合任务,学生组团完成,将掌握的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整合,灵活地运用于团队设计项目中,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这些课程项目的总体设计要体现课程设置灵活、学生自主性强、教师投入精力大,包含方案设计、实施过程、演示汇报等环节。我们希望借此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听说读写“新四会”能力。
四、未来发展展望
2018年,电子科技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签署了新的战略合作协议,启动成立联合研究中心,为深化战略合作奠定了基础。双方将进一步探索、提升战略合作层次。
同时,我们希望深化校内交流,和大家分享格拉斯哥学院这两年的经验,为校级层面教育教学、示范性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新工科建设提供新思路。
我们还希望在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在未来争取建成一支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的高层次专业师资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服务。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格拉斯哥学院全体同志将不忘初心、牢记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形成涵盖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希望在学校和各职能部门、兄弟院系的大力支持之下,继续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国际化工作等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理人:李果 学生记者团 陈心洁)
编辑:李果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