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视点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研究生教育巡礼】构建研究生荣誉体系 深化研究生激励机制改革
文:贾超 图:贾超 来源: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时间:2019-12-01 8696

  【编者按】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认真制定改革方案,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构建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展示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迎接即将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新闻中心特开设【研究生教育巡礼】栏目。

 

  研究生院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构建与“双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相适应的研究生荣誉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鼓励公平竞争、激发研究生教育活力,改革研究生激励机制,这是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促进研究生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有力支撑。

激活成长细胞,促进研究生激励工作长效化

  “十三五”以来,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学科专业、学生类别不断增多,截至2019年9月,学历教育在校研究生已达到17702人,其中博士生2438人、硕士生15264人。研究生生源结构复杂,硕士生生源来自800余所本科院校、博士生生源来自200余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年龄跨度大,最小的19岁,最大的52岁,他们在学术志趣、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职业发展兴趣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生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为此,研究生院启动研究生激励机制改革,立足研究生教育的特点,遵循研究生成长成才规律,通过构建贯穿招生-培养-学位-就业全过程协调统一的研究生荣誉体系,健全研究生激励长效机制。通过发挥研究生荣誉奖励的导向作用和激励效应,增强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全面引导研究生结合职业发展的兴趣,发挥专长、多元发展。同时,将学校研究生培养目标充分融入到研究生荣誉体系之中,让荣誉体系承载学校研究生教育的育人理念,推动构建理想信念、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物质帮助有效融合的激励保障长效机制。

丰富荣誉内涵,促进研究生激励工作多元化

  研究生荣誉体系的构建并非各种荣誉奖励的简单堆砌,而是在摸清脉络、理顺各类荣誉的内涵、荣誉之间的层级协调关系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合理配置荣誉奖励资源,让荣誉充分表征优秀研究生学习的获得感,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创造力,弘扬研究生的优秀品质,拓展研究生毕业后的成长空间。结合学校实际,以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突出精神奖励为导向,遵循“德育为先、学术为重,分类覆盖、科学导向,层级协调、比例恰当,评定易行、资源配套”的原则,设置了综合类、党建思政类、学术研究类、科技创新类、实践类、职业选择类共六大类23项荣誉,促进激励评价体系多元化。

Q1.png

图1.研究生荣誉体系

  综合类荣誉:主要用于全面评价研究生的学习成绩、创新发展、社会实践及道德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新生奖学金和理学学科研究生特别奖学金主要用于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引导优化研究生生源结构、提升生源质量。其他奖励主要用于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学校统筹利用各类社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持续增加财政投入,嘉奖获奖研究生,以点带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激励更多的研究生全面发展。

Q2.png

图2.综合类荣誉

  党建思政类荣誉:主要用于激活各类研究生基层组织的育人功能,树立先进典型,有力支撑研究生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鼓励各类研究生集体和研究生干部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激励他们服务于学校事业发展。不断巩固研究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引导研究生通过承担“三助一辅”岗位工作提升职业胜任能力。

Q3.png

图3.党建思政类荣誉

  学术研究类荣誉:主要用于鼓励研究生学术创新,努力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助力学术精英人才培养。通过“学术青苗”的培育、“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选,激励一批具备优秀学术品质、科研潜力和创新素养的硕士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通过“学术新秀”的培育、“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营造学术研究氛围,激励博士生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产出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Q4.png

图4.学术研究类荣誉

  科技创新类荣誉:旨在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群体的创新活力,引导参加研究生学科竞赛、参与国家重大专项,激励研究生竞攀科研高峰,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培养。2019年学校研究生参与国际级、国家级、企业级全国性学科竞赛已达到16项,参与研究生已突破2300人,开拓了研究生群体的创新思维。

Q5.png

图5.科技创新类荣誉

  实践类荣誉:主要用于鼓励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实践育人效果,是研究生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调动研究生参与扶贫、支教、志愿者、公益实践、社会调研、理论宣讲、国际组织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供高水平社会服务,培养勇于探索、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激励研究生赴党政基层挂职锻炼,进一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增强研究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Q6.png

图6.实践类荣誉

  职业选择类荣誉:旨在强化就业引导、优化就业结构,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毕业研究生是学校就业的主力军,更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生力军。通过设置职业选择类荣誉,着力引导研究生厚植家国情怀、明确使命担当,鼓励研究生到国防重点单位、党政基层单位、艰苦偏远地区就业,不断优化研究生就业结构,提升学校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建设的能力。

Q7.png

图7. 职业选择类荣誉

强化评选规范,促进研究生激励工作制度化

  “十三五”以来,学校不断推进研究生激励工作制度化建设,构建了与研究生培养相适应的校院两级荣誉奖励评选管理体系。学校成立“研究生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类研究生荣誉奖励评审管理办法制订、名额分配、评审领导等工作。各学院成立“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负责学院各类研究生荣誉奖励评定方案拟定和具体评审组织工作。研究生荣誉奖励评定实施细则不断完善,评选程序不断规范,有力确保了评审质量,让荣誉奖励奖得有理、实至名归,更好地发挥了荣誉奖励的激励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应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生院通过构建六大类23项研究生荣誉体系,初步满足了研究生成长多元化的需求,营造了良好的激励育人氛围,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引导方向和评价标准,形成了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竞争激励机制和长效保障机制,促进了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