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进入新时代,学校承担着“双一流”建设的历史使命。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事业继续高位求进。2019年9月10日,学校举行2019年教师节表彰大会,隆重表彰过去一年在教学、思政、科研、人才工作、国际交流、校友工作、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新闻中心采访了部分获奖个人和集体,分享他们为“成电梦”“中国梦”努力奋斗的故事。本期分享的是“管理服务标兵”党委学生工作部思想教育科李玉纯老师在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方面的心得与经验。
从宣传思想工作到网络思政,再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校十余年来,李玉纯一直坚守在思想政治工作战线。工作内容的切换,让她常“如履薄冰”,也常“豁然开朗”。每一次挑战,她都勇于承担和付出;每一项工作,她都保持着敬畏和热忱……她说,作为一位管理工作者,最难能可贵的是从容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但更重要的是要坚守那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初心和使命。
“摸着石头过河”:从零开始建设生动活泼的网络文化
没有归零的勇气就没有超越自我的砝码,没有勇于挑战的信心就没有创新的动力。
2013年,党中央把网络宣传工作及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这一年年底,教育部在全国七所重点大学启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我校成为试点高校之一。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开展网络育人工作,是学校开展试点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难题。
这一年的12月17日,李玉纯和另外一名从学院刚调入学工部的同事走进了位于学生活动中心二楼的一间除了办公桌之外一无所有的办公室,“这是要白手起家的节奏啊!”当时,她在朋友圈留下了这样的心情。她知道,踏进这间写着“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办公室”铭牌的瞬间,即意味着勇气和责任,更意味着压力和艰辛。
既然是试点,便没有经验可循,“摸着石头过河”是李玉纯和她的同事们开展工作的“砝码”。他们一点点地找资源、搭平台、建制度、组队伍……
她记得最初的那一年,每周一分管领导就会带着她向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本周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到了周五又要汇报一周的工作总结。高强度的工作使她每天只得早出晚归,有时候下班太晚,就干脆住在学生宿舍里。
网络育人工作,重要的是要调动全校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发挥专业老师的力量,她跟随分管领导一一上门拜访名师,聘请他们为“网络名师”,邀请他们工作之余在网络空间走进年轻学子,引领思想、指导学习、畅谈人生、分享生活,积极打造一批网络名师和名站名栏;为调动学校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她牵头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支持计划,让校园的网络文化氛围“百花齐放”“全面开花”;为打造一批接地气的网络文化精品,她指导建立了我校首个获得教育部支持的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工作室创作的公益广告经中央电视台展播后至今仍在各大银行播出;为丰富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她牵头举办了首届校园网络文化节,并为后来的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提供了经验和蓝本……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的网络文化建设工作蓬勃发展,走出了一套具有“成电特色”的发展模式,学校成为全国唯一一所获得教育部所有网络文化平台建设支持计划的高校,同时也是各类网络文化建设成果奖励总量名列全国第一的高校,其成功经验被国内兄弟高校广泛借鉴。
能够亲身参与、见证学校的网络文化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成为全国标杆和示范,李玉纯觉得很自豪,也很值得。
“尽精微方能致广大”:将学生思政工作落实落细落小
人生需要磨砺,勇于经历挑战,才能更坚强。
2018年4月,学校新一轮科级及一般工作人员竞聘后,李玉纯调到学工部思想教育科工作。这一年年底,她用了两个字来总结这一次工作岗位的转变,“挑战”。这种挑战源于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源于学校“双一流”建设对管理岗位工作的更高要求,更来源于自己一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不足。
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关键在于落细落小落实。到岗后,李玉纯和科室同事就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对标对表”“查缺补漏”的工作。她们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同时分别针对学生思想状况和学生党支部建设实效性展开了广泛的调研工作。
“通过查找我们发现,学校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体系化、特色化、精准化还不足,这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李玉纯说,针对这些问题,她和同事们围绕学生新生教育、分时段主题教育、毕业生理想信念教育出台了一系列实施方案和措施,并注重过程把握和氛围营造,将一系列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同时开展“一院一品”思想教育品牌培育工作,强化思想教育工作的品牌化和特色化。针对学生思想认识不足和理论武装不够的问题,她们邀请专家做主题报告、成立辅导员理论宣讲团和大学生党员骨干宣讲团,并编印系列面向学生的理论学习资料,建立“专家讲学—辅导员导学—朋辈引学—学生自学”的理论学习路径。
今年7月2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之际,教育部网站用较长篇幅专题报道了我校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典型经验,这让思想教育科的三位“铿锵玫瑰”非常振奋,工作的探索和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认可,对她们来说是莫大的欣慰。
“我从加入思想教育科的第一天开始,领导们就带着我们在思考党建的引领作用。”李玉纯说,在开展党建工作实效性调查的过程中,她们发现支部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党员的引领作用存在不足、党支部主题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她们加强对党支部规范化工作的检查,优化和完善了“先进党支部创建”工作,实施党支部“1+1”共行计划,开展党支部书记精品微党课……一系列的措施,有力提升了学生党支部的活力,更加促进了党员引领作用的发挥。
“坚持问题导向才能解决问题,坚持目标导向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李玉纯认为,任何一项工作“尽精微方能致广大”,但这样的“精微”不仅需要时间的付出,更多的是自我能力的突破和不懈地探索。她说,在学工部,从领导到工作人员,不但每天都下班晚,而且还要值班查早,这是多年来形成的工作习惯,也是育人的责任所在,他们希望通过更加精细的管理服务助力学生们成长成才。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努力为辅导员队伍搭建成长平台
“一项工作完成质量的好坏,映射出的不仅是态度,还有责任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辅导员的工作非常的繁杂、辛苦,要让他们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作为具体负责队伍建设的科室,就应当为他们的工作开展做好支撑保障”李玉纯说,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之一,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是能否培养出时代新人的重要一环。
秉承着这样的理念,2018年以来,在分管领导、党委学工部钱云光部长的带领下,对标教育部43号令的要求,通过对国内重点高校和我校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和各部门协力从辅导员队伍建设、支撑保障体系、个人成长发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在职级职称晋升方面,实施“资深辅导员”制度,实现辅导员三线晋升;在培养培训方面,通过“辅导员夜校”“辅导员沙龙”等推进辅导员培训体系化,同时每年支持选拔优秀辅导员参加国际国内交流、考察和进修深造;在能力提升方面,实施“四个一”导师制、举办素质能力大赛;在强化研究方面,组织辅导员申报各类省部级项目,设立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保证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李玉纯说,工作的繁杂,常常让很多辅导员无暇去关注自身的成长,他们所做的就是尽量为辅导员们搭建更多的平台,让他们到更大更宽广的舞台去展现自己。
“很多辅导员老师,白天忙,晚上回家还要一边带孩子一边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24小时都得绷着一根弦。有时候学生出现紧急情况,无论半夜还是假期,都得赶到学校。”她说,近年来,党中央、教育部和学校都非常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学工部也在努力为辅导员们搭建更多平台,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
在李玉纯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近年来,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举措与成效,得到了各高校和教育部的关注与认可,30余家高校到学校进行辅导员队伍建设专题调研;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典型经验也被教育部网站专题报道。
付出总有回报,7年来,李玉纯曾4次获得学校年度考核优秀。作为一名文科生,李玉纯也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有效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努力将辛苦转化为成果、经验上升为科学。她主持校级党建重点课题1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等校级以上课题6项;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奖等校级以上奖励11项,发表论文4篇;担任5本专著副主编等工作。
“一项工作完成质量的好坏,映射出的不仅是态度,还有责任心。这也是自我的打磨与考量,于个人,是一种成长与提高;于集体,是一种良性循环的推动。”她说,“我挺幸运的,有不错的同事,从他们身上、从每项工作中我都学到了很多经验。”
李玉纯说,能立足本职工作,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自己的荣幸,也是自己的心愿。展望未来,她表示,将坚守思政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带领团队成员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更加深入地研究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取得更好的育人成效。
编辑:罗莎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