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爆发给国内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在较大程度上打乱了经济的正常运行轨迹。近期,为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要求,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及时出台了众多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已为稳定经济、抗击疫情发挥了重大作用。
我们也需看到,由于疫情来势凶猛,影响面广,持续时间较长,目前出台的政策措施还主要在宏观层面,以及与抗击疫情密切相关的行业。通过调查和分析不难发现,此次疫情对不同行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明显不同的,如对旅游业的冲击是较为长期的,对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影响则相对短暂和轻微,还有一些行业是受益的,如线上教育、部分医药、卫生用品业等。
既然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再加之各级地方政府能动用的资源也是有限的,那么在抗疫情、稳经济中“雨露均沾”的政策措施就不是最优的。因此,我们认为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各行业的不同特点,在政策措施的针对性上下足功夫,将有限的政府资源用在刀刃上,有的放矢地出台相应的措施,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保证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如何根据不同行业受影响的程度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区分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对于生产、生活中的必需品,总体来讲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保证这类行业的稳定和发展主要是保障劳动力的充足供给和供应链、物流的畅通,以及提供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或税收减免。而对于在抗疫期间的“奢侈品”行业,如旅游、会展、餐饮娱乐等,由于人口流动严格受限,这些行业基本处于停业状态,如何通过政策支持降低这些行业的固定经营成本,如适当减免房租、缓缴员工的“五险一金”等,以及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等,帮助他们渡过这段萧条期,是政策措施的主要着力点。除了上述负向影响外,还有一些行业在这次疫情中是受益的,主要包括抗击疫情中急需的产品和服务,如抗击新冠肺炎的药物、口罩、酒精、消毒液以及在线教育、网上游戏、部分软件开发等,对于这类行业则应加大贷款力度,保证劳动力充足,促进其扩大产量,满足需求,如果给予这些行业减免房租、减免税收等,只能是一种激励措施,属锦上添花。
其次,判断影响短暂还是影响长期。
在负向影响中,有些行业的影响是相对短暂的,而对另一些行业的影响则可能相对长远。如对餐饮娱乐业的影响会相对较短,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便会逐步恢复;而旅游业(含住宿)的萧条则要持续较长的时间,一般要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人们的生产、生活完全步入正常轨道之后,才可望得到缓慢复苏。疫情对制造业(实体经济)的影响,总体来说相对于服务业会相对短暂,一旦疫情得到完全控制,实体经济就会逐步复苏并走上原有的正常轨道。对于实体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主要是通过金融政策保证其发挥正常产能甚至扩大产能,保证供应链畅通,政府投资拉动需求等。对于影响较为长远的服务业来说,政策措施则需长短结合,既要有短期措施,又要考虑长期政策,同时重点增强恢复生产经营后的激励力度,以便让这些行业能看到希望,树立渡过难关的坚强决心,除了短期采取降低其固定经营成本和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外,还要考虑在疫情结束后如何快速刺激消费,以及持续一段时间的税收减免、政府补贴等。
最后,明确是发展行业还是抑制行业。
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正在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已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倡导大力发展具有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市场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此大背景下,在制定政策措施时,还要区分行业或企业是国家拟发展的行业还是拟抑制的行业。对于高污染、高耗能、低产能的行业或企业,必须坚持逐步淘汰的原则,绝不能因为政策的不精细而“雨露均沾”,反而应该是利用这次突发事件使其自行退市,或者进行产业转型。对于拟发展的行业,政策措施的力度可在原有基本上进一步加大,一方面可使这些行业进一步加速发展,为当前稳定经济做贡献,另一方面也可引导一部分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为下一步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聚集力量。
通过上面的三维分析,各细分行业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影响程度和如何精准施策也就基本清晰了,可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有限的政府资源用在刀刃上。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