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2月20日,主题为“打硬仗、善作为,奋进2020”的2020年学校工作研讨会以网络视频方式召开。21日下午,党委组织部、党委学生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8个职能部门代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物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等6个学院代表先后作了大会交流发言。新闻中心特将交流报告内容整理出来,逐一发布。本文根据教务处处长黄廷祝的大会交流发言整理而成。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大家好!从2月1日发布开始准备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全面实施在线教学通知以来,这20天,各学院领导和有本科教学任务的老师们立即行动、积极准备,大家团结一心、互相帮助,一批老教授发挥带头作用,老师们积极创新,创造力无穷。我们的老师们已经把“应急”工作转化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革创新的“大练兵”、“大检阅”、“大提升”。在这里,我感谢各学院、感谢老师们对教务处工作的理解支持!我的汇报分为两部分:
一、立德树人守初心:“十三五”进展情况
(一)“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与主要任务
“十三五”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四项任务、14个要点”。
第一项任务是构建精英人才培养体系。包含4个要点:1.优化结构,控制规模,提升生源质量;2.优化培养方案,精心设计培养蓝图;3.拓展培养模式,搭建多类型培养平台;4.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保障培养成效。
第二项任务是构建研究型教学体系。包含4个要点:1.深化研究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2.构建研究型课程体系;3.构建研究型实验教学体系;4.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第三项任务是建设骨干教学队伍。包含2个要点:1. 加大培育力度,建设高水平骨干教学队伍;2.完善制度保障,营造潜心育人的环境。
第四项任务是建设优质教育平台及资源。包含4个要点:1.加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2.加大高水平教材建设力度;3.加强本科专业教学实验中心的内涵建设;4.加强教学成果的谋划与积累。
(二)“十三五”规划的进展情况
总体来说,经过精心谋划、创新发展、落实落细,我们超前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具体工作与进展包括六个方面:
1、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激活理论课堂、创新实践课堂、打造网络课堂,出台《电子科技大学“课程思政”实施方案(试行)》,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
2、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系统深化培养模式改革。生源质量连年持续提升、结构优化。以学生为中心,全面重构并不断优化培养方案;融合创新探索实施多类型培养模式。
3、建设系列挑战性研究型课程,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多措并举,形成“核心通识课程体系+通识资源拓展体系”的通识教育体系。推进“金课”建设,打造标杆课程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举措推进新工科建设与改革,形成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纵深推进新工程教育改革,启动47项“新工程教育一揽子专项计划”。
4、强化教师主体责任激发教学荣誉,打造高水平教学队伍。稳步推进教学关键岗位,出台和启动教学名师计划,打造系列专题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交流品牌,营造卓越教学氛围。完善制度保障,强化教学主体责任,优化教学荣誉体系,完善教学奖励制度,增加教学奖励力度;优化职称条例中的本科教学要求与标准,增强教师教学成就感和荣誉感。
5、狠抓教学过程和质量管理,保障培养成效。把“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作为质量文化内在动力,杜绝“水课”督查常态化,强化毕业设计(论文)常态质量监控与查重检测,强化教与学的过程监控与管理切实保障教学质量。
6、形成标志性教学资源与平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成效。建成一批国家级资源与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数量位居全国第六;新增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申报名额限17个);6个专业获得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仿实验教学中心8个;新增教育部新工科项目3项。本科人才培养取得成效:本科生深造率持续提升,2019届达67.7%;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获佳绩,学科竞赛(以2019年为例)获国际级奖项91项、国家级奖项276项;2019年本科生在SCI期刊和国际顶会发表论文159篇,其中中科院JCR一、二区期刊论文72篇。本科教育在全国影响力显著提升。
二、矢志一流担使命——“十四五”规划思考
“十四五”规划和实施,对于教务处来说,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质量导向,坚守立德树人初心,聚焦“十四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深入研判,高标定位,精准施策,全面扎实推进学校刚制定的《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全面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并拓展新工科建设范畴,推动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
(一)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各类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人才的创新主力军作用,发挥其对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新服务的激发引导作用。这就迫切要求高校培养创新引领性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红利。
国际高等教育/高等工程教育正在发生快速的和根本性的变革,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面向未来和真实工程世界,进行基础性、前瞻性、跨学科、基于项目的学习,要求我们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唤起好奇,激发潜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内驱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一流大学建设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与培养实效,要求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第五轮学科评估也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
(二)总体思路
除了创新,教育无路可走;除了革命,教育无路可走。我们“十四五”的总体思路是:围绕1个根本问题(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紧抓2大核心(即立德树人纵深推进、关键环节攻坚克难),构建5个体系(即铸魂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新工程教育体系、挑战性研究型教学体系、通识教育与领导力培养体系、多类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目标是:到2025年形成具有引领性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新工科建设“成电模式”,建设真正好的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引领性人才。
(三)主要举措
1、立德树人纵深推进:构建铸魂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坚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坚持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实施系列专项计划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有机融合,推进课程的全覆盖。
2、关键环节攻坚克难:以“建金专、建金课、建高地”为抓手,改革创新。
“建金专”,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建设新工科专业集群,推进新文科教育改革和新医科教育。“建金课”,推进一流课程建设,构建校级-省级-国家级“成电金课”体系,打造成电本科教育“新课堂”,实现项目式、挑战性、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研究型教学常态化、“互联网+”教育深入化、“智能+”学习泛在化。“建高地”,推进新工程教育改革,从“一年级新生新工程教育计划”开始,以持续、逐级递升的项目式学习、科研育人、高峰挑战,推进“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荣誉学位”项目;将系列“专项计划”落实到培养方案,使基于项目的学习“进课程”“进课堂”,贯穿四年培养过程,形成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新质量。
重要举措还有:(1)拓展新工科建设范畴,探索跨校联合学位项目;(2)持续深入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新工科与新文科(商科、艺术)交叉融合、新工科与新医科交叉融合;(3)建设通识教育升级版,提升学生的“智能+”、“工科+商科”跨学科知识结构和素养,完善核心通识课程准入、评估和示范认定。(4)持续推进校院两级拔尖计划;(5)丰富本科教学激励举措、加强激励力度。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chen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