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近一个月的全力准备,以“教学不停顿、要求不降低、质量不减弱”为目标,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集思广益、凝心聚力,扎实推进防疫期间的研究生教学工作。
3月2日,光电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研究生线上教学按课表如期开课,学院共开设21门面向全校的研究生课程,首日学生到课率99%。研究生教学工作通过网络有序展开,教学体验流畅,课堂秩序良好,线上教学的高效有序令人印象深刻。
多措并举,抓实做细,确保云端授课万无一失
组建教学督导小组。光电学院2月9日寒假期间就建立起由分管研究生教学副院长、研究生教学质量小组专家和研究生管理科全体老师组成的教学督导小组,小组成员通过每日例会、专题会议、系列培训,研判形势、落实方案、抓好细节、不断优化在线教学模式。督导小组深入课前、课中、课后,解决问题、督促进度,确保教学质量。
开展课程集中测试。2月24日—26日,学院研究生课程按照课表进行集中测试,21门研究生课程,班级的全部师生、课程助教、课程督导小组全员均全程参与了测试。
举办系列培训会议。为保证网络畅通,研究生院、信息中心、学院线上课程专员小组第一时间组织老师们进行了爱课堂、雨课堂、超星等多个数字在线教学工具的培训,为线上教学提供强大的网络技术支持,确保老师们熟练的掌握线上教学技术,顺利开展线上教学。
完善交流沟通平台。建立2019年-2020年第2学期任课老师教学工作群,老师们在群内集中学习、互通有无、精心打磨教学方案。
配备线上课程专员。由已有两年爱课堂使用经验的李小飞教授但任爱课堂线上课程专员,分管研究生教学副院长担任腾讯会议线上专员、由研究生科长及研究生教学秘书担任腾讯课堂线上专员,于正式开课前两周,为任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在线答疑解惑,为上课提供全过程技术支持。
开辟授课专用教室,供需要到校在线教学的老师使用。
精心准备,反复打磨,确保课程质量延期不降质
把课堂从教室搬到屏幕,这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讲都是第一次尝试。面对全新的授课方式,老师们迎难而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从“学生”做起,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参加培训,不断摸索探究,以求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老师在假期时反复打磨调整线上教学方案,并提前建立课程QQ群,将教学PPT,电子书、数字教材、微课视频等相关学习材料与学生共享,以便师生更好地进行教学互动。
开课前一周,不少任课老师,录制了数条5分钟左右的知识点视频。当讲到基本概念时,老师可播放提前录制好的视频,供大家学习。而在直播中,则根据互动反馈和概念的延伸,进一步讲解和深化。“录播+直播”的尝试,丰富了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老师们经过仔细甄别,从操作是否简便、播放是否流畅、在线互动是否快捷等多个维度筛选,找到最符合自己课程要求的网络平台。经过多次比对测试,学院21门研究生课程,其中4门课程采用QQ屏幕分享直播,5门课程采用爱课堂直播,3门课程采用腾讯会议直播,9门课程采用腾讯课堂直播。同时备用的网络教学模式有慕课、视频会议、专属定制(SPOC)等,以确保课堂效果完美。
技术赋能,教学相长,任课教师各显神通
签到、直播、互动、答疑,上课的地点形式在变,老师和学生们的热情不变,网络技术的使用提高了课堂管理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师生通过在线提问、发送弹幕、实时留言等方式进行实时交流,多屏互动、在线问答等形式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教师在网上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组织答疑,课后学生还可以观看视频回放。
刘霖老师讲授的《现代光电视觉系统设计及仪器》是一门师生互动要求极高的课程,为了能成功地将这门课程搬上网络,刘老师采用屏幕分享、远程视频、白板书写、讨论区发言等多种教学手段带领同学们一步一步接近系统设计的真相。课堂师生互动良好,同学们讨论热烈,讨论区发言数百条,学生反馈满意度高。
李世彬老师讲授的《光子学与和光电子学》是一门全英文课程,主要介绍光的波动性原理、与光有关的半导体物理、光调制、极化、光传感等知识。第一节课李老师对这门课的框架和理论背景进行了介绍,课前请同学们提前思考了老师预留的问题,课堂上同学们通过在线互动参与讨论踊跃发言,课堂氛围活泼,网络授课的优势在课堂上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
史双瑾老师讲授的《光纤通信技术》一直广受学生欢迎,开课人数上限从80人次,调整到100人次再到本学期的120人次。直播中,史老师准备充分、画面清晰、语言流畅、条理清楚,在课程内容方面,史老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将课程的重点、难点一一传授给同学们。在直播过程中,在线观看人数始终保持在110人以上,同学们通过在线回复的方式,与老师进行学术讨论,课堂氛围活跃。
王军老师讲授的《太赫兹技术与应用》向同学们介绍了太赫兹的基本概念和目前发展现状以及应用。王老师以电磁波谱为背景与同学们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实时回答了同学提出的疑问。课堂语音功能流畅,PPT呈现效果清晰,讲课内容逻辑情强、课件制作精良。课堂中师生互动好。同学们表示:通过特殊时期的网络授课方式,仍然能够获得与平时上课几乎同样好的感受与收获。
廖进昆老师讲授的《量子光学》是一门理论性较高的硕博共选的课程。廖老师针对同学们的理论基础水平,在第一堂课上介绍了量子光学的历史渊源及高等量子力学基础,以便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学习该课程,老师在线上提出的问题也十分吸引学生,同学们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李伟老师讲授的《光谱光声表面测试技术》,内容涵盖光谱、光声及表面分析等现代测试技术,主要介绍光谱测试原理与技术、光声检测原理与技术、光学薄膜参数测试、材料与器件表面分析技术等知识和方法。李老师讲课风趣、线上课堂氛围温馨而幽默,师生互动积极,学生表示通过此次线上课堂的互动学习,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对自己的研究课题具有积极的实用价值,听后收益良多。
陈开鑫老师讲授《光波导理论与技术》是一门小班精品课程,开课时陈老师首先进行了举手点名,确认了每一位学生均可清晰地听到他的声音。之后陈老师介绍了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相关背景知识,并对多名学生进行了在线提问。课堂直播流畅,画面和声音清晰,课件准备精良,同学们均认为此次在线教学的体验较好,还在课后线上给老师送花。
代志勇老师讲授的《光电信息检测》,课堂上代老师以光学历史为切入点,向同学们介绍了光电信息检测这门课程的轮廓,并着重讲解了光波作为信息载体的优点、光电信息检测的重要性、特点及应用等,来帮助大家对光电信息检测课程有基本的了解并对接下来的课程进行铺垫。
千里共学堂,天涯若同窗,师生反馈满意度高
课前,研究生科老师协同每门课程助教建立起“教学助力小分队”。全力保障师生双方信息的及时沟通,如统计选课学生的上课次数;帮助老师探索、测试网络平台;在各个线上平台提前建好班级群;联系未及时进入课堂的学生,保证线上课程不落下任何一位同学。
课堂上老师认真授课,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因为疫情不得不相隔千里的远程教学,在课堂上仿佛消弭了距离,老师们普遍反馈上课效果比预想的要好。学生反应积极,实时互动,可随时截图记录知识要点。对于老师而言,通过此次线上授课也掌握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学生们表示,在家里上课对于他们来说陌生且新鲜。感觉眼睛一睁开,所有的学习资源都在身边了,跟随老师PPT和讲解,有了1对1授课的“VIP感”,在课堂上与老师实时互动,就像面对面交流一样亲切。大家一致表示,总体课堂体验较好,甚至在某些方面弥补了原本课堂的不足。
变“危”为“机”担使命,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与持续创新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院师生们共克时艰,以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在初春的抗疫“大考”中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也为学院未来的教学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此次线上教学实践的积极尝试与探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继续完善线上教学模式,并积极探索未来教学发展方向,不断提高未来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和网上课堂的建设能力,发挥“互联网+教育”的叠加效应,为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助力。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