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随着医学院的快速发展、学位点的快速增加和人才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好的凸显成电医学特色,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院现阶段发展的重要命题。围绕“双一流”学科建设和学院四年目标任务,2020年学院将围绕人才培养各项工作展开系列研讨,助力人才培养工作。
3月24日下午,医学院以“不忘医学教育初心,牢记人才培养使命”为主题的人才培养研讨会在线举行。研讨会邀请2019年学院派出参加国家本科、研究生教育会议的部分老师分享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医学专业教育改革的最新政策以及对学院人才培养的思考。学校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兰中文、副处长田蜜,教务处副处长覃庆国、何佳,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林鹏等职能部门领导、医学院领导、三家附属医院教培部和科教部领导、学院各系负责人及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研讨会,会议由夏阳副院长主持。
学院院长助理、基础实验中心郑敏教授介绍了国家在医学“双一流”建设、医学教育课程改革、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等方面最新的政策和导向,并结合北大医学、湘雅医学院、华西医学院等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对成电医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分享。郑敏表示,我校是一所工科实力雄厚的“双一流”高校,在开展医工交叉、学科拓展方面有着先天优势,但医工结合涉及专业多、需要协调的工作多,如何开展还需要系统规划。
学院护理系副主任廖利梅副教授结合护理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会的相关内容,对护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定位和要求做了分享。廖利梅以专项评估的各项指标对标学院情况,指出现阶段学院在护理专硕的培养上还存在实践类课程开设不足、师资队伍学历偏低等问题,需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针对性的进行补充和调整。
学院任建东副教授、药学系秘书白兰老师结合2019年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年会的会议情况,分享了药学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实践基地建设、培养方案修订等方面的最新要求。提出需要进一步在核心课程建设、案例教学库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和过程管理上下功夫,将药学研究生培养的工作做的更细更实。
夏阳以“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与成电医学模式思考”为题,全面系统介绍了当前中国医学教育学制模式、医学教育改革相关政策导向、部分医学院校改革特色,并结合教育部提出的“新医科”的概念与内涵,对成电医学模式进行了思考。他指出,医学院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更侧重于传统医学培养模式,如何体现成电医学的特色是学院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教务处和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下,学院近两年在“医学+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课程群建设上已经开始起步,但是还不够体系化,需要进一步加强跨学科课程群建设、跨学科实验平台建设和交叉学科探索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与学校现有实践平台和兄弟学院进行资源整合的机制。在课程设置上如何结合“新医科”建设要求对现有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加强跨学科课程的内涵建设是学院人才培养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学院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点已经获批,在人才培养的学制模式上是否结合国家导向和其他高校做法进行调整,对国家新医科建设中提到的“智能医学”、精准医学等新专业建设,都需要学院和学校进行进一步论证。
研究生院和教务处参会领导表示通过本次医学院人才培养研讨会,对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医学专业与工科专业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开展中也有很多特殊之处。兰中文指出,近两年医学院教学质量提升很大,研讨中多次提到医学教育的课程改革,希望医学院能够进一步探索课程改革的模式和内涵,特别是结合本次疫情情况下在线课程的大面积开展,深入探索“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积极思考和进行资源整合。田蜜表示通过本次研讨对医学学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学院做好药学和护理专业的评估准备工作,同时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和优质课程建设。
覃庆国表示,研讨中多次提到“医工结合”,如何充分利用学校优势资源开展成电“新医科”建设需要进一步思考。目前临床和护理专业都已经有硕士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是否可以结合现有基础开展交叉复合式培养可以进一步探讨。林鹏结合2017年来本科的招生情况,希望学院进一步凝练医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凸显医工结合特色。何佳副处长指出“新医科”建设为医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资源,教务处也会为学院的实验平台建设等提供大力支持,同时希望学院在虚仿项目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
各系、附属医院和学院参会老师在交流环节也就学院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展开了积极讨论,为学院人才培养献言献策。
医学院党总支书记李钰表示,教育部提出加强“新医科”建设,对医学院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完善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如何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成电医学培养的特色又在哪里,这都是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的。学院接下来会就不同专题持续开展人才培养相关内容的专项研讨,切实做到不忘成电医学教育初心,牢记人才培养使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编辑:杨棋凌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