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科技网:曾德国:中国航天科研路上的“追梦人”
文:余磊 过国忠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20-04-27 3695

  在这个创新创业的好时代,每个人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着不同的梦!4月26日,记者见到的我国电磁领域专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电磁信息数据中心主任曾德国,就是一位航天科研路上的“追梦人”。

  这些年,他情系祖国航天事业,他的眼中只有对太空的向往,对科学与技术的追求。靠什么造发动机?靠什么造火箭?靠什么造载人飞船?中国靠什么去探索宇宙?面对质疑,曾德国只有一个答案,“靠技术,靠科研,靠航天人的闯劲和韧劲!”

0899ab3a788c4a429ae3f5fc5d699ab7.jpg

志存高远的逐梦人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究、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的征途。

  从小就目睹了中国航天事业成长的曾德国,2012年从电子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便进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从事航天科研工作,开始了他的逐梦之旅。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研究所的一名设计师开始,曾德国一步一个脚印,先后担任副主管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研究室副主任。今天的他,已是八五一一所第八研究室主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电磁信息数据中心主任。

  “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容不得丝毫马虎,更不能有半点的偷工减料。” 2015年初,曾德国组建了天信青创室,带领着28名设计师,发展国内领先的电磁领域深度学习技术,规模由小到大,逐渐成长。

  其间,团队相关产品在卫星、飞机等多个平台得到应用,并参加多次演习,受到用户单位多次表扬。他带领团队先后参与国家多个大数据、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为国防事业建设增加了电磁智能内核,极大提升了设备性能,使原来的不可能变为可能。

  在射频、数字芯片方面,他们坚持技术创新,针对低温陶瓷共烧微组装产品,团队把一个硕大的接收机做到了拇指大小,为产品竞标奠定了极大的优势地位。在某个针对某卫星接收系统的产品上,他带领团队应用微系统技术,促使该系统成本降低了50%,体积减少了80%,器件个数减少了90%,得到了广泛好评。

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疫情当前,对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人员进行精准布控是防疫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以往通过车牌号筛查往来重点地区人员的方式效率较低,且精准性不足,成为防疫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难题。身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电磁信息数据中心的一位电磁领域专家,曾德国觉得,他能为此做点什么。

  通过在航天微系统领域的技术积累,曾德国迅速带领团队开发了一款移动信号归属判定系统,通过检测判定手机移动信号归属地,可实时监测来自重点关注地区人员的手机信号并进行预警。

  该系统在南京交管部门防疫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高速公路收费站,交管部门运用该系统,在百米内便可识别出来自湖北省、浙江省温州市等疫情严重地区的人员出入情况,有效弥补通过车牌号筛查的盲点,极大提高筛查效率,为精准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工作中,曾德国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方向选对了,接下来就靠大家一起苦干了。”在同事们眼中,曾德国敢于挑重担,从不推卸责任,不挑肥拣瘦。他注重技术传承,与大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组织骨干员工对新员工进行集体指导,不断尝试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能。

  由于科研贡献突出,曾德国领衔的团队被授予江苏省工人先锋号。他牵头组建的天信青创室先后入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批青年创新工作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批青年示范创新工作室,获评江苏省首批青年创新工作室。

“青年人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曾德国依然清晰记得天信青创室初创时,所党委书记李明对大家说的这番话。埋头航天科研一线,不断攻关创新,他用一项项核心技术,践行着先行者的告诫。

  “三军列阵,铁甲生辉,战鹰呼啸,壮志凌云,利矛坚盾,护卫苍穹。”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大阅兵的一幕幕仿佛还在眼前。当看到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国之重器从天安门前经过,那种无以言表的自豪感及亲切感油然而生。他说:“能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能在大数据领域发挥作用,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


报道链接: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0-04/26/content_929409.shtml



编辑:  / 审核:  /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