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重点专项项目启动
文:谭霞 来源:信通学院 时间:2020-10-20 5061

  10月16日,由电子科技大学牵头承担的两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的启动会在清水河校区举行。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冷甦鹏教授主持的“安全高效的协作式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徐开凯研究员主持的 “片上微型光学生物传感器”项目启动。

  西南交通大学方旭明教授、四川大学龚敏教授、重庆邮电大学郭磊教授、重庆大学余华教授以及电子科技大学武刚教授等专家组成员,学校相关部负责人,项目参与单位清华大学、深圳市前向启创数码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科集团第四十四研究所、中国电科集团重庆中科渝芯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以及项目组学术骨干参会。

冷院项目启动会.JPG

  科研院基础研究与国际合作处汪洁副处长代表项目牵头单位致辞,感谢各位专家以及参研单位的支持,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科研工作情况以及发展规划。她表示,学校高度重视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将从多方面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她同时要求项目组严格遵照国家科研课题管理要求,高质量完成项目研究工作。

冷院项目2.PNG

  冷甦鹏教授和徐开凯研究员分别汇报了两个项目的总体情况、实施方案与现阶段进展,并会同专家组、参研单位项目骨干一起研讨了项目进度安排、任务衔接、应用落地方案、国际交流合作等问题。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两个项目的研究意义和实施安排,并高度评价了两个项目组在疫情期间仍能保质保量地推进项目研究。同时,专家们就项目预期成果、考核指标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建议项目组充分发挥国家国际合作项目所提供的平台,能够和外方单位通力合作,在引进、吸收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能够将中方团队的科研成果推向世界,在高水平学术论文、国际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亮点。项目组根据专家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专家组一致认为两个项目研究方向明确,技术路线可行,任务设置合理,同意通过项目开题评审。


  相关链接:

  现阶段自动驾驶依赖于高昂的单车传感方案, 难以在短期内普及应用。同时,网联车技术专注于V2X通信,而忽视了车辆间的感知、决策、执行等交互需求。基于现有的网联车和自动驾驶技术,难以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和出行效率。信通学院泛在无线网络团队在冷甦鹏教授的带领下,长期致力于车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并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在车联网领域已成功开展3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30余项。针对上述智能交通技术难题,泛在无线网络团队牵头并联合清华大学、深圳前向启创数码技术有限公司,以及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等5家外方单位,共同承担了“安全高效的协作式汽车智能网联技术”项目,为提升道路安全和出行效率提供了崭新思路。中欧双方成员同时还共同承担了欧盟H2020国际合作项目COSAFE的研究工作。本重点专项项目以安全高效的协作式汽车智能网联技术为主线,抓住交通路网状态与车联网业务紧密耦合这一重要特征,研究基于多车协作的交通环境高效感知技术,设计面向交通安全应用特征的网联车异构资源管理机制,探索车联网与交通路网的双向协同方法,全面提升道路交通安全。项目研发的协作式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保障交通安全、缓堵保畅方面也具有重大社会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地需要对生活环境、食品医药等进行方便、快捷地微量检测与分析。而目前针对这类需求,高效低成本的光学集成传感器仍然未能很好地实现。这使得检测分析快捷的片上生物光电传感器成为研究热点,现在急需突破光源、光波导、探测器的一体化集成。基于之前与南非开展的合作研究,以新提出的硅基光源为基础,将深入对片上集成光电传感进行研究。本次立项的“片上微型光学生物传感器” 项目提出了一类可以在单个硅片上将硅光源,硅波导,光接收器等进行集成的结构。这种结构有望用于未来的片上微型光学生物传感技术。研究成果对解决片上微型光学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制备难题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是实现我国半导体光电技术与生物传感领域学科交叉、技术共享的基础和关键。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