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0月27日下午,第六期思政及师德师风培训班“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系列主题工作坊在清水河校区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邓淑华教授与参加本期培训班的新晋研究生导师围绕“师德师风案例”开展交流研讨。
邓淑华教授首先介绍了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她谈到,教师的思想素质关乎教育质量,甚至关乎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社会对教师群体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和期待,教师不仅是道德上的合格者,更要做道德高尚的群体。邓淑华教授梳理了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制度文件,并分析了文件递进的内在逻辑以及导向。她说,高校教师不仅要了解国家、社会、学校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内在自觉,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参会导师分组就《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近年来网络曝光的师德师风典型案例进行了研讨交流,导师们针对案例中反映的高校教师队伍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五名教师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电子学院张岱南老师谈到,教师应把握好师生关系的“度”,有些界限应该明确,比如教师不应让学生参与自己的私人事务;计算机学院胡旺老师谈到,做好课程教学是教师的天职,思政元素应自然融入专业课程,才能让学生真正消化接受;光电学院兰长勇老师谈到,研究生导师有义务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术规范;电子学院李波老师谈到,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改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机制,一定程度将利益与学术剥离,让科研活动回归以好奇心驱动的正常路径;数学学院李茂军老师认为,导师在学术上要做严师,生活中要做学生的朋友,轻松的团队氛围更有利于导学关系的良性发展。
编辑:何易虹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