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视点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研究生精品课程】围“桌”夜话 语述“汉外”
文:钱俊衡 吴小平 何乔 苟灵 图:吴小平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0-12-14 5639

编者按:为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标杆示范作用,促进研究生课程质量进一步提升,研究生院自2018年启动了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公共基础课和各一级学科(类别)专业课为重点,充分结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的《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至2020年,经学院推荐、学校专家评审、研教指委审议通过,学校已立项了三批 “精品课程”。新闻中心特开设【研究生精品课程】栏目,分享这些“精品课程”基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从课程目标与定位、课程内容、教学和考核方式、课程特色和成效等方面总结梳理其经验心得,与师生读者共享。本期介绍外国语学院袁毅敏副教授在《汉外语言对比研究》课程中的教学探索。

  每周五晚上,教室里的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围坐成几个小组,有同学在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有同学正在准备上台汇报,有同学正在与组员一同查找资料,而袁毅敏老师正在来回不停地参与各个小组的讨论,这便是《汉外语言对比研究》的课堂实景。

1.jpg

“在国际舞台传递中国声音”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奋起直追”到如今的“和平崛起”,中国逐渐走入世界舞台的中央。从“亲仁善邻”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愈发紧密。在国际舞台上,如何更好地传递中国思想、表达中国观点都成为新时代青年的必修课。

  外国语学院袁毅敏副教授所开设的《汉外语言对比研究》,是一门主要面向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在我们对外交流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思维差异,往往会对文化传播、表达沟通造成一定阻碍。 “因为汉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差别太大了,一个是汉藏语系,一个是印欧语系;一个是意合,一个是形合。如果不清楚地了解这两种语言的特点的话,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会出现相当多困扰,这也正是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袁老师解释道。

  比如,在讲解英汉语言显/隐性的时候,袁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平时可以说“一支笔”,也可以说“两支笔”、“n支笔”,却只能说“一丝怀疑”,没有“两丝怀疑”、“三丝怀疑”的说法呢?这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的量词,却鲜有同学注意到它们使用的不同。袁老师给出三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一个小组的同学认为这与“丝”后面连接的名词是抽象还是具体有关,如果是抽象名词,前面的量词就只能用单数,但是袁老师立刻举出反例,说“想法”也是抽象名词,但我们也可以说“几点想法”。另一个小组的同学认为这跟量词“丝”有关,但并未想出来具体的关联……袁老师表扬了大家都积极地讨论思考,然后引导大家一起想出了答案:原来量词“丝”对后面的名词“怀疑”包含一种隐喻投射意义,因为“丝”这个量词本身就含有“一点点,很少”意思,它限定了“怀疑”只是“一点点”,所以只能用“一丝”,如果使用复数就与其本意矛盾了。“只有通过对汉语中各处细节的严谨考究,才能够在国际交流中准确、严谨地表达观点与思想。”袁老师告诉同学们。

2.png

  袁老师希望,通过此门课程的教学,让同学们去探究汉外语言在词素、词语、句法、篇章等各层级上的不同特点,从而有效提高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更优秀的文化传播者、交流者。“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新时代外语人才。怎样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千百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怎样在国际舞台传递中国声音,准确优雅的跨文化语言交流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围绕“培养语言自信、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外语人才”的目标,袁老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了大量传统文化元素。在进行具体的语言各层面对比时,她会引导学生发现汉语独特的美,包括词汇音韵美、句法构型美、篇章柔性美等等,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加学生的语言自信与文化自信。比如,在讲到英汉语言动静态对比部分的时候,袁老师让每个小组的同学都找一篇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并找到其英文翻译,然后对比其中英汉两种语言的动静态。在课堂上,有一个小组分享的文章是杨航的《盼头》,“年一过,又盼日子快些流,好流来又一个春节”,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袁老师叫同学停下来,除了分析这句话的中英动静态之外,她还让同学们分别朗读这句话的中文和英文版本,感受哪个版本的盼望之情更加强烈。不出所料,所有同学都觉得是中文原文流露出更多的盼望之情,但是说不出原因。“因为春节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作者流露出的感情自然是更加深切真挚的。” 袁老师的解释让同学们恍然大悟,同时也勾起了大家对春节的回忆,以及对自己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

3.jpg

“我第一次在课堂上遭到‘质疑’”

  “老师的课程很有意思。课堂上互动很多,氛围也很轻松,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能从以前没有关注的地方重新思考中英语言差异。”

  “这门课程打开了我们中文与英文思维的大门,让我们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英语的学习。受益良多!”

  这是同学们对于《汉外语言对比研究》的评价。该课程广受学生好评,自开设以来,学生评教成绩均在90分以上。袁老师将此归结于课程的特色教学方式。

  “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是袁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多次重复的话,也是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沉淀下来的结晶。“如果我们要培养创新、思辨能力,而又不引导同学们去做的话,这种能力只能说是空中楼阁,所以必须放手让他们去做。”她希望通过课堂主动权的转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png

  正如袁老师在课程第一节课的PPT第一页上所写:“You are the lecturer, and I am the listener.你(学生)是讲师,而我(老师)是听众。”袁老师选择将“小班讨论”作为该课程的核心授课模式。她将参与课程的同学2-3个人分为一个小组,将课堂变成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英汉语言在某一层面的差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差异和差异产生的原因探究讨论,最后老师做总结发言,引导学生整理思路,验证猜想。“让学生多说点、老师少说点,才能让学生收获多一点、困惑少一点,” 袁老师说。

  在这门课程中,袁老师还遇到过学生的“质疑”。对此,她表示“我非常惊喜!”原来,是在前不久的一次课堂讨论中,袁老师提到了“移觉”和“借代”两个概念。在某个例子上袁老师告诉同学们该处是“移觉”,但是立刻有一个同学提出质疑,认为这个例子是“借代”。“我非常高兴,因为这不是正是我们希望教给学生的创新、质疑和思辨精神吗?于是我立刻停下来,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应用范围、在中英语言当中的应用频率等方面,把两个概念做了一个系统的比较。尽管它并不是我们那天上课的重点,但是我觉得非常值得跟同学讲,因为思维的养成比具体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教学相长、教研相长”

  “我们的目标是把《汉外语言对比研究》建立成为一门线上线下互动的探究式小班课程。”

  “我们还准备增设实践环节,让学生可以通过实操认知实验,对语言现象背后的原因加以检验,以提高科研能力。”

  “我们还打算录制慕课,把慕课作为课前的预习资料提供给学生,这样的话课堂的主动权就会更多地移交到学生的手中。”

  ……

  提到课程未来建设,袁老师非常兴奋。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她对于课程各方面都做了细致入微的规划,在课程建设上花费了诸多心血。“我觉得这门课基本上可以算作师生尽欢,学生上课很开心,觉得很充实;老师也觉得上课上得痛快,跟同学有很多互动交流。而且在与同学的碰撞中,我自己也出了很多成果、论文。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教研相长吧。”袁老师笑着说。

  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思辨能力是袁老师一直所期待的,《汉外语言对比研究》也逐渐跳脱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了学生喜爱的“精品课程”。



编辑:  / 审核: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