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课程思政】《管理沟通》:解读身边故事,探寻沟通之道
文:罗莎 经管学院 李柳 图:本人提供 来源:经管学院 新闻中心 时间:2021-01-21 14072

  “你以为是自己的大学不够色彩斑斓,所以做不出优秀的简历么?呈现光鲜亮丽的一面就是一份好的简历吗?在简历制作中,如何规避常见误区找到自信?”

  “走出失恋打击的某同学因不能接受原女友选择了同班另一位男生,再次陷入情感困境并最终辍学,在此过程中他没有处理好与谁的关系?如果主人公是你,又该如何面对?”

  “过去的同事都愿意向我寻求意见或帮助,我以为成为他们的‘老大’,就拥有更多的‘权威’;但现在的下属似乎没有人愿意听我的,更没有人来向我寻求帮助,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求职、恋爱、人际交往中的相处之道……这些随处可见又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平常事儿,其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沟通哲理。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离不开沟通。

  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沟通》课程组负责人刘文彬副教授认为,这门课的教学重点不是语言表达的技巧和自我修饰的方法,而是正确认知和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并借由课程的影响,带给学生思想、智慧和价值观的塑造,真正在学子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

6.jpg

工商管理系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

“知情意”三维度 培养“不惑不忧不惧”

  《师说》中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传首先是“传道”,其次才是“受业”。

  “很多人认为某人与所有人都相处得十分融洽,于是归因为此人善表达,这是因果的本末倒置。”刘文彬介绍说,语言表达在沟通中虽然非常重要,但它并非现象背后最本质的东西,恰恰是因为正确认识了与他人的关系,并找到了与不同人相处的方法,才会左右逢源。

debeeb1b95a19747ab5416e8d3e85d3b.png

  在管理沟通课程组看来,单纯讲知识的课程并不能很好地凸显育人功能,塑造价值观和技能素养,才能真正达到育人效果。

  为此,“管理沟通”课程打破传统以传授知识为重心的教学体系,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尽量压缩课内理论讲授时间,通过小班研讨式教学并辅以大量的案例或故事分享,开展深度研讨、专题辩论等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在探索性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全方位沟通技能训练的环境。

90d5b34d669247412dc27c721ffd0d17.png

  讲授“自我认知与定位”时,课程通过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面对自身不足,完善自我并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课程引用梁启超先生1922年在苏州学生联合会上的讲演原文,阐发缺乏常识和对事物的基本判断便会“有惑”;得失和成败令人“生忧”;害怕与退缩让人“畏惧”,并利用Johari Questionnaire让学生在问卷测试、研讨交流中初步体会自身是否存在认知偏差。

  “希望通过知育、情育、意育三个维度的培养,逐步深化学生对惑、忧、惧的认知,使学生在学业、事业和人生等方面树立正确的理想与奋斗目标,最大限度地建构自我,从而如盐化水般的完成对学生的情感和德行教育,助力学生在人际沟通中真正做到‘不惑不忧不惧’。”这既是课程组的初心,亦是他们“传道”的使命。

故事化情境教学 引导“缘事析理明辨”

  有的源于历史故事、有的来自新闻时事、有的选自奇闻轶事和人物传记……整个教学过程中,课程组以“古今中外”为轴,讲述了22个“思政小故事”,引导学生在解读故事中培养“缘事析理明辨”的能力。

0be91ae854c29dcaee19fd173346b2cb.png

  围绕5个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课程组开发了3个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编写了2份课程思政教学材料。在教学内容上,以“沟通过程中的关系认知、建构、维系和修复”为核心,根据沟通过程中的5种具体关系,设计了深度融合专业教学要求与思政教学目标的课程内容体系。

  在沟通主体分析、沟通客体分析、冲突沟通、绩效沟通、面试模拟等课程内容中,分别凝练出“我与自己、他人、组织、社会和未来”的关系,并相应地强化理想与信念教育、法制与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正确的权力观和积极的工作价值观,并具备道德评判力和公民责任感。

86d21c79c773409c7c0f5a498d3bf283.png

  讲“沟通客体分析:上行/下行/平行”时,课程导入自编思政教学案例《“吹哨人”神州大战优步,缘何败下阵来?》,通过解析神州大战优步事件的始末,分析采取一个错误的方式去做原本正确的事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解读上行、下行与平行沟通的不同以及沟通中站位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权力、责任和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

  讲授“外部沟通:简历制作+面试模拟”时,课程引入“扁鹊见蔡桓公新解”的历史故事,阐释反求诸己的价值内核与时代精神,引导学生以史为鉴,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在不断“内省”中锤炼自己,鼓励在面试中呈现自身文化底蕴,充分展现专业自信。

  经管学院2018级工商管理专业刘宇鑫同学谈到:“课堂上许多生活化的事例都能让我们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我在说话、做事时尽量避免过度概括化,要求绝对化这样的错误。”

  2018级唐林森同学颇有感触:“学习后最大的收获是更能换位思考了,也更能辩证看待问题了,比如2018年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老师用专业的分析让我们懂得不要被舆论所误导,在看待任何人和事的时候都要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和批判性想法。”

课堂互动重交流 淬炼“求真向善尚美”

  将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融入课堂教学,条分缕析剖析故事背后的沟通之道,帮助学子淬炼“求真向善尚美”的内在素养,是课程教学的方法和目标指向。

  管理沟通的课堂上,师生同讲各自的所见所闻并不稀奇,常常是气氛热烈的发言后,老师再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交流,同学们往往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相互启迪、灵感迸发,收获良多。与2017、2018年相比,2019和2020年学生每周均发言次数、班级QQ群互动次数、平均文献阅读篇数和课后师生沟通交流意愿等都有显著提升。

1.jpg

  大量问卷、实验和辩论等教学活动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以讲授简历制作为例,正式教学前,老师首先会让每个学生制作一份简历,然后分小组互评优缺点;在第一轮小组互评后,愿意接受修改意见的同学则对简历进行再度修改,不愿接受意见的同学则相互辩论各自观点,而后再次进行小组互评;直到两轮小组互评结束后老师才发出“简历制作评估表”,让学生进行评估测试。

  在课程的积极引导下,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进一步增强,沟通技能和技巧也获得快速提升。

  2018-2020年,学习管理沟通课程的学生自发组织爱心家教、关爱自闭症儿童、平顶山李山庄小学支教、基层单位暑期挂职社会实践等志愿活动19次,参与人数达162人次,完成各类调研报告9份。其中,1人获得学校“百佳志愿者”称号,3人获得学校“基层挂职先进个人”称号,另有3名同学考取基层单位选调生。

  经管学院开设管理沟通课程已有近20年的历史,课程组龚漪老师面向全校大一新生讲授核心通识课,宋艳教授为双学位和第二专业的学子教授专业核心课,刘文彬副教授则面向管电试验班的同学开设专业限选课。虽然各自所面向的受众不同,但教学初心如一。老师们常常在课程群中共享学习资料、探讨教学方法,如他们所言,作为一门教学生认知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课程,其本身天然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相信在学校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他们进行思政建设的步伐将走得更加坚定、更加深远。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