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聚焦两会】全国两会上的成电声音
文:新闻中心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1-03-08 8864

  近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先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期间,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川观新闻、成都日报•锦观新闻等主流媒体采访了赴京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全国人大代表、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尧德中教授。两位成电人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为民履职、建言献策,在全国两会上发出成电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 曾勇

曾勇.jpg

  川观新闻

  电子科大校长曾勇:

  自豪!谈特色型高校,总书记提到咱“成电”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总书记在会场上讲的这句话,让我感触非常深刻。”参加完3月6日的联组会后,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在向记者回忆会议现场情景时,心情仍然十分激动。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曾勇说:“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的重视,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总书记对医卫教育工作者的关心爱护,大家都深受感动。”

  “总书记对大家很亲切、平易近人,在认真听取每一位委员的发言后,都会耐心、细致地询问与发言内容相关的问题和建议,并表达自己的体会和看法。”曾勇说,总书记的语言非常接地气,听得出来对民情有深入的了解,体现了总书记亲民爱民的领袖风范和深入实际的一贯作风,让我们感受到总书记的博大胸怀。总书记在谈到特色型高校时,还提到了“成电”,让曾勇特别感动自豪。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边聆听总书记的讲话,曾勇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也在脑海里思索着。他感慨道,教育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我们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解决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在育人模式、办学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高质量培养人才,并服务国家创新能力建设;要加强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这一中心,把师德师风摆在首要位置,教书育人,成为“四有”好老师。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为医卫、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极大鼓舞了我专注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曾勇表示,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政协委员,一定会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总书记的各项要求为奋斗目标,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职于行,努力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委员工作着力点、转化为推动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升的务实举措,为教育强国和教育现代化事业奋力拼搏,贡献力量。作为电子信息领域唯一的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电子科大肩负着电子信息高新技术源头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的使命,将为国家培养更多工程科学的发现者、核心技术的发明者、工程系统的创造者以及基于创新的商业价值创造者和社会责任承担者。(川观新闻记者 陈婷)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

  培育更多科技创新人才

  让科技成果为国家发展注入更大力量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国内外对高层次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需要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人才待遇。”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在接受采访时,重点提到了他所关注的人才待遇问题。

  他认为,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培育更多科技创新人才,让科技成果为国家发展注入更大力量。不仅是培育人才需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高校开展高水平科研必需的大型实验设备和科研平台,以及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管理都需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我建议,除了科研项目开支的直接成本外,国家要加大对学校科研设施建设等间接成本的支持力度,让学校有能力集中更好的资源和更多的财力来支持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

  “当前,成都正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创造更多‘从0到1’的硬核科技,实现创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曾勇认为,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只有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才能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力蓄能。“聚焦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成都正在加快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同时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张江国家实验室成都基地等,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设施、交叉前沿平台和高能级创新平台集群,这些都为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础。”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要提高城市科学素养,在场景营城中构建城市科学空间开展科普活动,让每一个科技工作者都成为科技知识的传播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和科学方法的倡导者,厚植城市科学创新的群众基础。”他表示。(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宋妍妍)


全国人大代表尧德中  

尧德中.png

  中央电视台、新华社

  全国人大代表尧德中:

  建言“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

  超7万字、内容达142页——这份颇有厚度的规划纲要草案干货满满,让代表委员看到了未来、读出了信心。尧德中说,此次总理的报告和 “十四五”规划与2035目标纲要都充满了浓浓的科技味,比如2020年我国科技对经济的贡献达到了60%(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研究与实验经费在疫情防控之年还上升了10.3%,总量达到2.4%(美国2.79%,欧盟2.05%);在发展纲要中,科技创新被置于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提出了建设国家战略科技支撑力量的任务目标,所有这些都让我们这些一线科技人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有了跃跃欲试、大干一场的冲动。

  看到自己从事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被列入纲要草案的“科技前沿领域攻关”栏目中,尧德中很受鼓舞,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

  其一是关于原创性科学思想的产生环境问题。他认为,科技进步,尤其是突破“卡脖子”的原始创新,需要“人才-思想-资金”三位一体的系统发力,对此,教育部新近批准了一批交叉学科本科专业,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组织保障;科技部基金委设立了交叉学部,在一定程度上为交叉学科的经费问题,提供获取渠道;那现在就是万事俱备,只欠突破性的科技思路了。科学思想从哪里来,其实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靠个人做梦来产生,靠的是不同学科背景人员的思想激荡,尤其是观点的争论与碰撞,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为此,他建议中国科协会同民政部,尽快推动成立一批新兴交叉学科的全国性学会,为自主创新思想、创新文化的产生,提供学术交流的舞台和环境。

  其二是关于国家战略性科技力量的布局问题。他认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定是要考虑国家的战略需求和战略布局,从国家的战略纵深和战略安全考虑,国家应该在成渝地区建设至少一个国家实验室,对此,国家应该本着“新三线”建设的战略考虑,来确定实验室的主攻方向和战略使命。因此在选择的时候,既要考虑地方现有科技基础,更要考虑国家需要,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为此,他建议国家应该尽快把天府实验室确定为国家实验室,尽快启动,国家地方共同努力,让其尽快担负国家在某些方面的科技使命。

  尧德中表示,会议结束回去后,自己要先做好两件事情:一方面要及时把国家对科技的战略谋划传达到广大的师生中,以及所联系的科技同行中,以激发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围绕国家面临的“卡脖子”科技问题,比如脑机接口问题,组织团队认真研讨学习,树立“十年磨一剑”的科学精神,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勇挑重担,力争在一些关键的科技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国家富强贡献青春和力量。成电师生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决心,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综合自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报道)

  新华网

  全国人大代表尧德中:

  建议设立交叉学科的学会 为创新思想提供土壤

  新华网:你今年带来了什么议案?最关心哪些方面的问题?

  尧德中:我特别关注科技创新方面的问题。我认为,科技创新需要国家层面的系统谋划,即需要“人才-思想-资金”三位一体的合力。我建议有关部门推动设立一批交叉学科的学会,学会的学术交流是产生创新思想的土壤。

  关于人才培养,我现在所从事的脑科学,其实很多学科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我的团队在教师层面就是多学科的,我们也欢迎多学科背景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学生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持之以恒的动力,那么在与其它学科的碰撞中,就会找到一些新的兴奋点。

  新华网:你之前提出发展空间很大的“类脑智能”。什么是类脑人工智能,它与传统人工智能的区别在哪里?类脑智能的发展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尧德中:我们知道,尽管现在的人工智能在图像处理和语音识别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总体上仍然是专用性的智能,即一个机器或一个算法往往只能干一件事情,但我们人不是这样的,我们一个大脑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这叫通用智能。因此,人们希望未来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像人脑一样,会自己学习,能举一反三,而不需要劳神费力的大样本学习。类脑智能简单讲,就是模仿大脑智能机制的智能技术,在情绪、面孔和模糊信息处理等方面明显优于现在的人工智能,在认知、创新和灵活性等方面具有人脑的特征等,因此有人也把类脑智能视为现在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升级版。

  新华网:你的团队正在尝试通过人工智能来对老年痴呆等脑科疾病进行康复治疗,目前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

  尧德中:神经精神疾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相关疾病将成为家庭、社会和患者自身的重大负担,但目前没有针对性药物,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早发现,并进行综合干预,从而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我们希望发展一些新技术,能够及早诊断、发现老年痴呆等情况,为医疗干预提供更早的窗口期。我们现在有一些积极的进展,但还没有到实际可用的程度,还需要继续努力。(新华网记者袁晗 刘文敏 刘品彤)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