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机电学院博士生唐啸天获IEEE工业应用学会电气安全设计奖
文:机电学院 图:机电学院 来源:机电学院 时间:2021-04-08 8172

  3月9日-11日,2021年IEEE工业应用学会(IEEE Industry Application Society)旗舰会议Electrical Safety Workshop(IEEE ESW)在美国以线上形式举行,电子科技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唐啸天在张真源副研究员指导下,凭借在电力系统弧光事故分析预防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Novel Pre-Diagnosis Strategies for Medium-Low Voltage Arc Flash》荣获“IEEE IAS Electrical Safety Prevention Through Design Student Engineering Initiative”(电气安全设计奖)。该奖项为IEEE工业应用学会的最高等级学生奖励,电子科技大学为该奖项的唯一单位,博士生唐啸天为第一获奖人并获IAS学生科研资助奖励。

image.png

  IEEE ESW是IAS旗舰会议之一,也是目前电力能源安全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国际顶级会议,每年召开一届,目前已先后举办28届。会议旨在促进和加速电力安全文化的改变,并推动电力危害与事故预防与治理全球化技术革新。作为IEEE ESW的年度环节,IEEE IAS Electrical Safety Prevention Through Design Student Engineering Initiative奖励于2012年首次设立,面向全球电气工程和安全工程领域的研究生进行成果遴选及授奖,旨在奖励并资助在该研究领域具有创新性顶级研究成果的硕士/博士学生。

image.png

  本次IEEE ESW共500余人参加,会议从全球150余份候选成果中最终评选出IEEE IAS Electrical Safety Prevention Through Design Student Engineering Initiative奖励6项(为中国大陆地区首次独立完成并获奖)。本次获奖成果属于配电网带电作业事故主动防护策略的研究热点,研究工作为该方向的前沿研究提供了新颖的技术应用框架与工程化实用仿真方法。

  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能源及大功率电气设备的高比例渗透与高密度互联,随之所带来的电气安全隐患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效避免弧闪事故风险是当前国际电力安全治理的主要方向之一。因此,亟需开展准确、快速、可靠的预防式电弧故障检测与定位技术研究。该成果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电弧事故预警与故障定位策略,利用磁通量和电流密度的空间几何分布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磁流体数值分析的全景3D动态仿真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面向多场景的电弧事故起始等效判据与故障定位计算模型,从而实现对于中低压电弧故障的快速检测与准确定位,为配网电弧事故的有效预防与处置提供了关键支撑。

image.png

  唐啸天同学是2020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安全以及故障诊断,导师为张真源副研究员。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奖学金,目前已发表SCI/EI论文5篇,其中在电气工程领域国际知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上发表多篇论文。

  张真源副研究员来自机电学院“电力系统广域测量与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电力市场、电力系统安全分析等领域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国际性高水平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中科院一区/二区SCI论文37篇,作为核心成员主持编撰IEEE国际标准2部。申请美国、欧洲及PCT等国际专利6项/授权5项、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授权4项。获省部级科研一等奖、二等奖多项,获IEEE标准委员会杰出贡献奖励,IEEE IAS Ralph Lee Award,3次IEEE IAS年度最佳论文、IEEE PES中国“突出贡献学者”奖励,成果多次获IEEE IAS Magazine主编特邀专栏及封面报道。担任IEEE TIA副编委、IJNM副编委,多个IEEE Trans.期刊评审及国际学术会议TPC,主办协办多个IEEE能源及电气领域旗舰会议,担任IEEE IAS分布式能源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相关链接:

  “电力系统广域测量与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承担着四川电网的设计和控制优化、广域测量与可再生能源接入等工作,具有丰富的电力系统分析和优化的研究经验,在电力系统仿真建模、优化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团队近年来承担各类课题100余项,其中国家级重点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经费共计8000余万元。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6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申报专利180余项,授权70余项。



编辑:肖洁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