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教育导报:在学生心中播撒美的种子
电子科技大学全面实施美育新方案,助力工科领军人才培养
文:何乔 秦梦圆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21-11-16 3037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第二届科技艺术节的活动,“超验植入—技术理性、数字密码与经验本能”联合教学与创作成果展在成都落下帷幕,并在重庆时代美术馆开展。

本次展览的作品,由来自电子科大交互新媒体艺术辅修专业第二期的32名学生,与四川美术学院的22名学生,在两校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历时三个多月独立创作完成。他们将技术与艺术相融合,进行了跨学科、多媒介、超经验的艺术创作,让前来看展的观众赞叹连连。

作为一所行业特色型大学,电子科大坚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不断挖掘美育的育人价值,把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助力培养工科领军人才。

打通壁垒,建立全校一盘棋的美育新机制

今年4月起,电子科大的同学们发现学校科研楼、图书馆、咖啡厅、学生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陆续都摆放了崭新的钢琴。

这是该校“钢琴校园”建设的一部分,首期投用的12架钢琴来自校友捐赠,摆放在两校区。“无需预约,免费使用,我们计划两年内完成100台公共钢琴的投放。”该校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电子科大,美育覆盖了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全阶段和全领域。该校通过统一规划、设计、调度和配置,打通了从顶层设计至末端实施、从课程资源到培养模式构建的机制壁垒,大幅提升美育工作成效。

“我们把美育纳入了学生培养方案。”该校党委副书记申小蓉介绍,“所有工科专业明确要求1个经典课程必修学分、2个艺术课程必修学分、0 .5个成电舞台学分与0 .5个成电讲坛实践学分。通过美育课程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美育教育全覆盖。”

电子科大在两年前推出了“美育浸润计划”,通过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与学院共建学院美育工作室,全面打造面向每位同学的美育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名师选择加盟电子科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肖得美就是其中一员。他说,希望能与学校共同努力,让川剧这种传统艺术在这所理工科大学生根发芽。

学校通过外引内培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专业美育师资队伍。同时,还依托学工队伍建设一支能文能武的美育实践管理队伍;依托高水平艺术团、学生艺术类社团、学院兴趣小组,建设了一支具有活力的学生美育骨干队伍。从美育的管、教、学三元联动,让美育点、线、面结合,形成育人合力,共同推进美育落地、落实、落细。

除了校内资源的整合,学校还积极拓展校外资源,与政府部门、艺术院校、互联网头部公司等以多形式合作,共建校际联合、校企联手、校地互动的美育大平台。

借力“电子信息+”,让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

今年6月,电子科大交互新媒体艺术辅修专业迎来了第一批毕业生,并在该校举行了毕业作品展。

该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武杰夫就是首批毕业生中的一员。他和他的队友薛晓立一起,设计制作了名为《高雅学术蒸馏器》的灯光装置。从设计到购买材料再到成品,武杰夫认为这个过程收获很大,“在这里,不会规定你去做什么,而是让我们自己去思考、去设计、去表达,充分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和创作热情。”

交互新媒体艺术辅修专业是电子科大2019年推出的一个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致力于建设“电子信息+艺术”交叉融合培养模式。以校内现有海量工科基础课程与艺术辅修专业相结合、深造科目与大型综合项目相关联的方式,在跨界中培养工科学生的想象力、人文素养。

目前,该辅修专业由校内外不同专业背景的23位教师组成课程组,并配成“校内+校外”双导师组,联合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已经培养2批130余名学生。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UpTeam创新团队以川剧传承人欧阳荣华的手稿为蓝本,创作了节目《蜀道难》,将传统川剧脸谱用数字化的方式投射在演员脸上并变换多种脸谱进行展示,通过歌曲、说唱、川剧、数字交互等形式的融合,展现川人不畏艰险的精神。

秉承着“让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的理念,结合电子信息技术优势,电子科大不断推动文化艺术创意数字化路径,努力让学生成为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的跨界创新人才。

立足“传承·创新”,打造美育新文化

一直以来,电子科大都积极探索川剧文化传承的创新形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不懈努力。

2017年以来,该校建立了川剧基地、川剧研究中心并挂牌川剧名家工作室。积极开展管理团队、教学研究团队和外聘专家团队等队伍建设,先后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川剧素质课程,成立5个川剧类社团,打造了“川剧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完成了《川剧赏析》校本教材编写。2018年,电子科大川剧文化传承基地入选全国首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7354310_Page_0001_Image_0003.jpg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川剧文化,由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川剧)传承基地合力打造的新编川剧大幕戏《小萝卜头》在该校连演了三场,3000多名师生到场观看了演出。

这部由“专家团队+传承基地+学生艺术团+电子信息技术”合力出品的新编川剧,通过对“小萝卜头”故事的演绎,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赓续革命精神,弘扬革命文化。

除了川剧,在电子科大校园里,还有其他巴蜀文化的身影。学校通过与地方政府、专业院团开展合作,先后引进“川江号子”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探索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和育人新途径,形成了歌、舞、剧“三位一体”的文化传承模式。

“专业知识决定了技术型人才能飞多高,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则决定了他能走多远。”电子科大校长曾勇表示,学校致力于培养工科领军人才,通过美育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滋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报道链接:http://jydb.scedumedia.com/DocumentElectronic/doc-14301.html


编辑:  / 审核:  /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