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光明日报 | 吕琳媛教授:单打独斗难,那就聚成一团火
文:光明日报记者 杨飒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21-11-16 95525

  编者按:11月16日出版的《光明日报》第12版“青年说”整版聚焦青年科技工作者“科研初期的‘关键十年’这一话题,以《迈过科研起步期的那道坎——青年科学家把握“关键十年”的故事》为题,深入报道了包括我校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吕琳媛在内的第三届“科学探索奖”部分获奖青年科学家的科研故事。全文如下:

微信图片_20211116101033.jpg

微信图片_20211116100942.jpg

吕琳媛带领科研团队在前沿交叉领域迎难而上、拼搏迈进。


  【青年聚焦·科研初期的“关键十年”】

  “实验步骤对不对?研究方向行不行?这条路还要不要走下去?”在科研起步阶段,很多科学工作者几乎每天都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每天都要面对疑惑和不确定的探索。科研创新路上,没有人能给出确定的回答,包括探索者自己。

  唯有日复一日地尝试,持续一年、两年、三年……一些青年科学家坦露,从博士毕业开始算起,他们至少有五至十年的时间白手起家,历经艰难,向着自己第一个学术成果进发。如果是基础学科,时间可能更长。

  “这个阶段很复杂,有进步,却总有曲折。”尽管艰难,一些乐观的青年科学家仍将它称之为“黄金十年”。

  近年来,他们在科研初始阶段的处境越来越被重视,国家及院校机构持续加大对科研工作者的扶持力度,社会各界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呼出鼓励之声。如腾讯发起的“科学探索奖”等社会类项目,就选择并资助一些优秀的科研人员,为他们科研初始阶段提供帮助。

  本期青年说,我们走进第三届“科学探索奖”的部分青年科学家,一起回顾他们在关键十年里的难忘瞬间,分享他们在科研道路和现实压力之间寻求平衡、实现突破的故事。

单打独斗难,那就聚成一团火

  博士毕业回国,80后青年科学家、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第三届“科学探索奖”前沿交叉领域获奖者吕琳媛,在当时学校的支持下组建团队、搭建科研平台。

  她和团队始终以一种“科研敢死队”的状态,步履不停。2013年,吕琳媛及团队成员出版了专著《链路预测》,这是国内在网络信息挖掘与社会经济复杂性研究领域的开创性工作。

  一群人的奋斗与一个人独自拼搏完全不同。“从个人来讲,科研相对比较单纯,但是从团队的整体来看,肩上的担子就重了许多,需要想办法养活‘一大家子人’。”这对吕琳媛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四个科研人员、两个科研助理、二十多个学生,每年都有一笔不小的支出。作为负责人,除了科研以外,申报项目、申请经费、支持团队研究也是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另外,吕琳媛还帮助了一些家里较贫困的学生出国留学。

  作为团队带头人,既要钻研工作,也要有全局方向性的把控能力。在团队管理上,吕琳媛会鼓励大家去做面向未来的、探索性的、“从0到1”的工作,同时也兼顾好在现有评价体系下的考核性任务。在吕琳媛看来,这种鼓励既是给团队里更年轻的人的,也是给自己的。

  团队不怕苦,多年来迎着困难拼搏迈进。“我和团队发表的论文引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许多其他领域的学者会将我们的方法用来分析处理他们各自领域的问题。比如,在系统生物学上,学者可以用我们的方法来做致病基因的预测等。这对于我和团队来讲非常重要,也很有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和“被需要”的真实感受,让吕琳媛在起步的关键年份里有了一种使命感。“作为团队负责人,需要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快速成长,在成长中去带动青年老师和学生的发展。”团队需要吕琳媛,吕琳媛也认为自己离不开团队,她将自己获得的成长归因于团队的共同努力。

  因为坚持原创性研究,吕琳媛的科研路越走越宽。无论是毕业后供职的杭州师范大学,还是如今所在的电子科技大学,她都得到学校的鼎力支持。“科学探索奖”主办方曾明确表示:“我们设立这样的奖项,就是想支持青年科学家展望未来。”

  在关键年份里的奋斗,让吕琳媛对自己的专业领域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交叉科学的研究不是为交叉而交叉,而是交叉之后能够解决原有理论和方法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也激励着我和团队一直去思考未来工作的价值,思考这些工作能够带来哪些新的发现、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哪怕只是一点点小小的推动。”吕琳媛说。


  报道链接: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11/16/nbs.D110000gmrb_12.htm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