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讲坛】普利策奖得主约翰·坎普兰教授带来“镜头的力量”主题讲座
文:张浩彧 罗彤 来源: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时间:2021-11-26 4209

摄影是光影的艺术,摄影家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光和影被转化成为不朽的视觉图像,11月22日晚,纪实摄影家、普利策奖得主、佛罗里达大学约翰·坎普兰教授受邀在线做客成电讲坛,为师生们分享了“镜头的力量—The Power of the Lens”,带领大家走进一场视觉的盛宴。

4.jpg

坎普兰教授首先谈了摄影对自己的影响,因为摄影,他走过了千山万水,认识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们,了解学习到了不同文化和生活的机会。这让他对生活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用相机记录下世界的万千形色。坎普兰教授的分享内容分为四个主题,每个主题中都会通过分享作品展示他所记录的光影以及光影背后的故事。

坎普兰教授从“传统之美”开篇。照片展示了从中国西藏到玻利维亚,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同与异。教授着重地从衣着的角度切入,对各个地区的文化做了介绍,向大家展示了文化的变迁与融合。无论是在西藏还是玻利维亚,有全身穿着华丽传统服饰参加庆祝盛典的人,有身着衬衣马裤的现代风格着装,也有传统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混搭风格。

2.jpg

随后,坎普兰教授分享了他的第二个主题,“古巴面容”。在这一主题中,他着重介绍了古巴人民的传统所展现出来的一种美。这种美不仅仅体现在外貌、衣着上,更多的是古巴人民内在团结一致的精神。这种内在的团结让古巴人民对生活永远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他们总是充满着能量与动力。教授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是一个站在玛丽莲·梦露画像旁边的女人。她没有任何化妆和刻意的打扮,只是保持着从心灵深处绽放的笑容。在教授的眼里,她就和一旁的玛丽莲一样美丽。这种美正是古巴人民心中的团结、乐观与激情的展现。

第三个主题中坎普兰教授聚焦“21岁”。从因没有美国籍而抱着女儿踌躇的年轻母亲,到被岁月和生活销蚀的弗兰克,再到风光无限的纽约模特女孩儿谭雅,以及最后眼中浸润着憧憬的大学新生玛丽。教授用形形色色的21岁年轻人的特写,记录下了他们背后的故事,也一起刻画下大洋彼岸社会的简单轮廓。1992年,正是凭借《21岁的美国人》文图报道,坎普兰教授获得该年度普利策专题摄影奖

最后一个主题,坎普兰教授把目光放到了“多彩的面部特写”中。他强调,摄影设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方法和内容——充分接触、了解摄影对象,展现它最真实、具有特色的一面。他展现的各种各样的特写也记录下了一段段的心情,有欢乐、有轻松,也有满足。其中教授很欣赏的一张照片是一个生活艰苦的老太太,她的面孔和露出的牙齿写满了生活的艰辛坎坷,但她依然注重装扮自己,展现出一种时尚感,教授认为她便是一名艺术家。

3.jpg

最后,坎普兰教授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思考,我们自己有着什么样独特的魅力?有什么闪光点?他勉励大家,我们正在人生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我们应考虑为了家人的希冀自己应该去做什么,但我们更应该尊重、相信自己,用自己的力量去决定我们未来的路。


相关链接:

约翰·坎普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新闻系教授纪实摄影家,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大学新闻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研究摄影新闻、国际新闻、公民权利、新闻史、互联网内容的开发和设计,以及土著和少数族裔的国际覆盖面。

他是美国最有成就的纪实摄影家之一。1992年,凭借《21岁的美国人》文图报道获得该年度的普利策专题摄影奖。2003年,约翰·坎普兰在西非拍摄的酷刑幸存者系列作品被授予海外新闻俱乐部奖特别摄影奖和Harry Chapin媒体新闻摄影奖。1999年,他的公民权利研究被授予AEJMC国家网页设计比赛最佳表现奖。他曾两次担任普利策奖的摄影单元评委。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