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视点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研究生精品课程】用语言为专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这样的“博士生英语2.0版”让学生纷纷点赞!
文:何乔 吴明君 苟灵 学生记者团 杨佳 薛宇晴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2-02-21 4667

新学期开始了,博士生英语实验班也如期开班。

上学期期末,他们以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的形式,完成了课程的阶段性考核。博士生们作为与会人员站上讲台,用流利的英语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成果。“会议”由学生自己主持,老师们则担任评委,对学生进行提问和点评。通过这样的形式,既考察了学生的学术能力,也考验了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微信图片_20211215095542.jpg

学生主持模拟国际学术会议

这学期,这门课的目标则是引导学生写出一篇可以在国际期刊发表的专业论文。

英语教师+专业教师,让英语真正成为学生的科研工具

“博士生英语”是我校的一门传统课程,也是面对博一同学的一门基础课程。

最开始的时候,这门课程主要给学生讲传统英语文学,结果学生往往是为了学而学,并不能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科研和工作中,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2015年,外国语学院开始着手对这门课程进行改革,希望将英语与学生的科研特别是专业论文写作相连接,发挥英语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但由于是大班教学,学生往往来源于不同的学院,专业的针对性仍然不强。

2021年,研究生院进一步推动“博士生英语”教学的改革试点,为计算机学院、信通学院和自动化学院组建了四个博士生英语实验班,以提升博士生的“学术输出能力”为目标打造“博士生英语2.0版本”。

实验班进行小班教学,每个班不超过35人。根据报名人数,在计算机学院开设了两个班,信通和自动化各开设了一个班,每个班都配备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联合职教,致力于语言教学和专业学习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文献阅读、口头陈述和论文写作的能力,提高博士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外国语学院对于课程改革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由胡杰辉教授、李京南教授、李慧辉教授、林何副教授、高照副教授、邢青老师等6位老师组成的课程组,在原来“博士生英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进行了调整,使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更适合试验班。

1.jpg

上学期是实验班开班的第一个学期。外国语学院李慧辉教授、林何副教授担任实验班的英语老师,计算机学院的顾实教授和常征教授、信通学院的王子南教授、自动化学院的高斌教授、殷春教授和邵晋梁副教授分别担任三个班级的专业教师。

这样的实验班到底好处在哪里?

李慧辉和林何认为,针对各个学院开设专门的班级,可以让课程内容更有针对性,同学们作为“同行”,在课堂上就自己的研究方向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而英语老师和专业老师联合执教,可以让语言的学习更好地跟专业相融合,将英语真正变成同学们能够使用的科研工具,让学生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

而参与课堂的学生认为,这样的课程不仅能提升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还可以通过跟同学的交流,加深对本行业各个研究领域的认识,发现自己科研进度的差距。

循序渐进安排课程任务,实现“听说读写”全套练习

有了明确的课程目标,那具体课程如何来开展?

课程组老师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要听得懂、能阅读,还要能开口说,会写规范化的国际期刊论文。

由于这门课程是分两学期完成,每学期30课时。李慧辉和林何把第一学期的重点放在了“听”“说”和“读”上,而“写”的部分则主要由第二学期来完成。

去年9月,课程一开始,他们便要求每一位同学提交一段英语朗读的音频,了解每个人的英语口语水平。同时,他们会在课堂上给大家开展破冰活动,要求大家用英语做自我介绍。“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同学都有点紧张,感觉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时候我们就发现,虽然很多同学听的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但说的能力是明显的短板。” 李慧辉说。

在授课过程中,他们也注重调动同学们的自主性,鼓励同学们积极回答课堂问题。同时,在讲授相关知识点时,他们还会让同学们站上讲台,做“小老师”,给其他同学讲授知识点。比如,在做复盘教学时,李慧辉拿出了一个李开复当年所作的一个“如何做演讲”的PPT,让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选择这个PPT里面不同的版块,并加以丰富,然后在课堂上来给同学们讲“怎么做演讲”。

QQ图片20211216092805.jpg

学生做课堂汇报

信通学院2021级博士生张强和组员一起,给同学们讲解了他们对PPT报告结构的整体理解,认为好的PPT应该清楚地分为opening、body 和ending三部分,同时分享了每个部分应该如何写。还有些组的同学从网上找来了视频和音频,进行了更加生动的讲解。

李慧辉说,根据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教育学家的一项研究,如果学生只听老师讲,24小时后,只能记住5%,但如果能把已学的知识教给别人,就可以掌握90%。因此,她希望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主动权。

在上学期的课程中,李慧辉和林何还给学生安排了两次跟自己的研究进展相结合的汇报。计算机学院2021级博士生刘颖说,老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让大家与导师商议好选题,并提交研究选题报告,这让大家一开始就明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在课程中期,同学们需要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一次经典文献推介的口头报告,而在期末的时候,还要进行一次研究进展的口头报告。这两次报告,都是以“国际学术会议”的形式进行,他们会邀请外国语学院老师和专业老师一起,就同学们的报告内容、结构、PPT制作、演讲规范、语言使用等方面进行评点,指出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刘颖的研究方向是深度脉冲神经网络,在第一次做经典论文推介的口头报告时,因为对自己的英语不自信,感觉非常紧张。而第二次作研究进展报告的时候,她花了一周的时间精心设计,调整汇报内容、结构,并在课下多次与老师沟通,明晰逻辑思路,确定汇报核心。结果第二次汇报,她明显觉得自己从容了很多。“这门课程给我们提供了真实场景演练的机会,还提高了我们在专业中应用英语的能力,对我们来说一次很好的锻炼。” 她说。

而这学期,李慧辉和林何给同学们安排的主要任务则是“读”和“写”。他们希望在课程结束时,同学们能够写作出一篇国际会议论文的初稿。“我们的课程不是为了学习英语知识,而是把它视为一种能力,让大家在用中学,助力大家成为具备从事英语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写作能力的科研人才。”

全情投入、耐心引导,让学生感觉“有收获”“有进步”

李慧辉从事英语教学30余年。她说,自己喜欢讲台,喜欢教师这份职业。对于教学,她也总是全情投入。在摸清班上同学英语水平后,她组织了英语兴趣小组,抽出单独的时间给基础较差的同学“开小灶”。为了上好博士生英语的课程,她还需要对同学们的专业进行了解和学习。“要做大量的功课,阅读很多的paper”,但是她却甘之如饴。

一学期下来,同学们都感觉“有进步”“收获很大”。

刘颖说:“我之前一直害怕在公众场合讲英语,现在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地讲,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而且,我还在课堂上还学到了一些演讲技巧,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非常有用。”

张强说:“我觉得这个课很重要,在课堂上模拟国际会议口头报告,相当于给了我们多次练习的机会,提高了我们国际交往的本领。而且通过英语老师在英语技巧上的指导和专业老师在专业上的指导,感觉收获很大。”

而李慧辉认为,这并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实验班的顺利开展,要得益于研究生院和学院的大力推动,以及做了好的顶层设计。同时,专业老师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3.png

专业教师授课

计算机学院的顾实教授和常征教授、信通学院的王子南教授、自动化学院的高斌教授、殷春教授和邵晋梁副教授作为专业教师,不仅在同学们做口头报告时担任了评委,给同学们提出专业的指导意见,还走上讲台,以自己的“现身说法”给同学讲“如何阅读学术论文”“如何做学术报告”等专题讲座。例如高斌教授以自己的研究组最近在IEEE TIE上发表的一篇顶级期刊文章为例,分享了自己的论文写作经验,以及以自己受邀在国际会议上做报告的PPT分享了做口头报告的要点,最后还以一封回复信为例,分享了如何回应审稿人的评语,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png

老师们担任模拟国际学术会议评委

在上学期学生的口头报告中,授课老师们还邀请了信通学院江宁教授、姚佰承教授、张伟利教授,计算机学院赵志为副教授,生命学院的孟春教授、刘建魁教授,基础研究院的张妍宁教授等来担任专业评委。大家除了给同学们提出改进的意见,也对这种形式的博士生英语课堂连连称赞。“把英语课堂和专业学习糅合在一起,除了能够锻炼学生的口头陈述能力,还可以激励学生阅读英文专业文献,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为后续的论文撰写打下坚实基础。希望我们学院也能尽快引入这门课程!”孟春说。


编辑:何乔  / 审核:何乔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