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工科·科研育人】自动化学院“攀登计划”初阶挑战进行通关考核
文:俞晓婧 邱渡裕 来源:自动化学院 教务处 时间:2022-03-18 20331

  近日,自动化工程学院举行2020级“攀登计划”科研育人初阶通关考核会。学院副院长刘科、院党委副书记雷颖、科研育人计划首席教授邱渡裕、项目组和课程组指导教师,教务科和学生科相关老师以及全体2020级“攀登计划”同学参加本次通关考核会。

  自动化工程学院实施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攀登计划”依托教育部测试技术与仪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传统的“科研育人”计划鼓励学生在“第二课堂”参加科研训练的模式不同,自动化工程学院的“攀登计划”致力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综合能力,由国家奖第一完成人田书林教授领衔,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引领技术,把科研育人深度融入到“第一课堂”,形成了逐级递进、逐级挑战、逐级通关的育人体系。整个项目历时2年半,覆盖第三到第七学期,分为初阶、中阶、高阶和终极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结束后将进行通关考核,考核通过的同学才可以进阶,参加下个阶段的任务。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机会,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大胆创新,做出高水平的成果,逐步进入科研的“攀登”之路。本次初阶考核是2020级“攀登计划”同学的第一次通关考核。

  课程指导组负责入选“攀登计划”同学的8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课程指导组与项目指导组的老师一起,分解项目所需的必要知识点和技能,以课程案例、课堂讨论和课程设计等方式,融入到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例如:在“数字逻辑电路”课程中,授课老师张朋对项目开发所需的FPGA设计原理、开发方法等进行了专题讨论;在“信号系统”课程中,授课老师布置了宽带信号放大电路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测试的课程设计,使同学们在熟悉测试仪器设备、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测试方法的同时,也对信号与系统中特征函数、幅频响应等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这种课程和项目紧密结合的方式,促进了同学对课程和项目的理解,加深了知识的牢固掌握和应用。参与“攀登计划”的同学们在项目涉及的两门核心课程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数字电路”课程平均成绩高于专业平均水平14.9分,“信号与系统”课程平均成绩高于专业平均水平23.2分。

图1 初阶过程中项目组讲座、讨论.jpg

初阶过程中项目组讲座、讨论

  为了让科研项目的“小白”们尽快跨入科研大门,项目指导老师定期组织交流讨论,并针对性的开展了多次的入门培训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攀登计划”为项目组老师配备了研究生助教,协助老师进行指导,及时解决同学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软硬件问题。寒假期间,同学们也没有停歇,将任务带回家,通过远程在线方式与指导老师交流讨论。因为疫情原因,王艺攀同学更是留校坚持“攀登”,成为第一个完成初阶任务的同学。

图2  项目一 学生作品.jpg

  项目1学生作品

  考核会上,同学们按照项目组的形式,围绕实施方案、目标完成情况、成果展示、下一步的工作安排等方面对初阶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汇报,并分享了小组和个人在“攀登计划”中的收获与成长。

图3 考核会学生答辩现场.jpg

考核会学生答辩现场

  由项目指导老师和课程指导老师组成的项目评议组根据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了提问,并对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改进建议。

图4 项目四 学生作品.jpg

项目4学生作品

  “攀登计划”学员表示,自己是第一次接触到科研项目,从开始的自我怀疑、四处碰壁,到后来的目标明确,突破壁垒,整个过程充满了挑战性和趣味性。由于“攀登计划”项目内容与多门核心课程内容的紧密结合,不仅锻炼了自己亲自动手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还有效的实现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交叉融合、互相促进。不仅完成了初阶项目的设计,课程考试也取得了好的成绩。

  刘科肯定了项目组老师们高标准、严要求的教学态度,指出要按照既定目标推进工作,使项目过程数据清晰、管理精细。同时鼓励同学们把握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雷颖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社会的创新大背景下,保持现有的昂扬热情,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敢想、敢闯、敢拼,激发学习潜能,勇攀科技高峰。

  本次科研育人阶段通关考核,加强了同学们与“攀登计划”项目导师们的沟通,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学习,丰富了同学们的科研经历,帮助同学们提升了科研探索的能力与信心,为同学们成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新青年助力。


编辑:李文云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