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吴满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贵在守正、重在创新、成在精准
文:吴满意 图:吴满意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2-04-14 3503

  编者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在我国学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任务,也是助力实现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目标的重要抓手,为此中国社会科学网策划“马克思理论学科建设院长谈”专栏,邀请全国知名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就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提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等重大学术课题进行探讨,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发展贡献智慧。4月13日刊发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教授的文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贵在守正、重在创新、成在精准》,全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思考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在新时代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贵在守正。所谓守正,就是要做到“三个坚守”。一是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方向就是要维护和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主导作用、引导功能。坚持不懈、持续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与方法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指引学科发展。二是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性。党和国家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独立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主要目的和意义也是缘此而定。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一步思考和探索21世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内在意蕴、发展方向和现实路径。三是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初心。2004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形成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2005年3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正式实施。2005年5月,中宣部、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要求。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出《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因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学理支撑,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水平和质量提供学科依托,为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初心。守住初心,就有定力,就有奋斗的目标。因此,在新时代,我们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就是要守住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专业性和规范性,守住研究的原则立场方法,守住我们恒定不变的事业初心。

  在新时代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重在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创新,就是要在如下方面下功夫。一是强化辩证思维。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树立辩证思维,真正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理性看、辩证办,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实际出发,分清工作主次,突出重点、兼顾全面,遵循学科建设规律。二是突出战略思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绝不是一蹴而就、一哄而起就可以完成的。一方面需要社会各界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学科的谋篇布局要讲究改革创新,学会把方向、抓大事、谋大局。三是牢固系统思维。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部各二级学科以及与马克思主义学科群之间关系的协同与整合,把握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强化研究的整体性,创新体制机制,突出团队攻坚与共建。四是增强底线思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必须增强边界意识,从概念到范畴,从框架到体系,不抢跑、不拖延、不草率、不急躁,不偏轨离向,不越界跨线。

  在新时代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在精准。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强化精准理念,精准判别边界、精心设计框架、精确供给内容,精致打造通道、精细评估质量等。只有强化落地落实落细落小,真抓实干方能使建设过程精彩、建设成果精品。一是学科建设要落实到学术研究与成果上。敬畏学问,注重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立身之本。因而,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地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上下苦功夫、硬功夫、细功夫,推出一批计划、实施系列工程、重奖标志性精品成果。二是学科建设要落实到队伍建设上。学科上台阶、课程显成效、人才能辈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队伍的成长。因而,要加大力度培育高端领军人才,串联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与学术新秀,并联好名人、名师、名嘴的教学才俊,完成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并重的根本性转型。三是学科建设要落实到特色上。不同学校千姿百态,个性特征鲜明。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在葆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原色、站稳人民立场的底色、坚持党的领导的本色和人才培养的亮色同时,要大力倡导和推进不同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特色。尽快启动全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平台建设,是建强建好马院、思政课提质增效、课程思政大显身手、大中小学一体化、本硕博联通互动等计划落地落细的重大举措。

  总之,我们要克服学科焦虑,通过精炼学科方向,彰显研究领域、突出理论研究重点、聚焦现实问题热点、抓住工作难点、解决发展痛点,全心全意全力全面聚力学科发展焦点,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原色、底色、本色、亮色与特色更为鲜明。

原文链接:http://marx.cssn.cn/mkszy/yc/202204/t20220413_5403340.shtml


编辑:助理编辑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