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4月15日下午,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主办,艺术团民乐团承办的“指间细语|以筝结友,共享筝之乐”美育体验活动在品学楼古筝教室进行。
活动伊始,主讲师袁嘉程同学从古筝的历史、流派等娓娓道来,筝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早在战国时代,筝就流行于秦、齐、赵等国。汉代以来,筝不仅继续流传于民间,而且也逐渐成为文人雅士们喜好的乐器。隋唐时期,十三弦筝开始发展流行。筝乐的发展在盛唐达到了黄金时期,被广泛应用于礼乐中的雅乐。经过宋元明清的发展,古筝在构造与演奏技法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而对于近代的古筝发展,主要来自上世纪50年代,一批经验丰富的古筝演奏家大力的普及古筝教育,为古筝艺术的大力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古筝的流派分为陕西派、河南派、山东派、浙江派、潮州派、客家派,各方流派的统一交融,形成以21弦筝为主流的古筝形象。
接着袁嘉程同学讲解了古筝的整体构造、指甲的佩戴方法、弹拨的指法分类以及简谱的基础知识等。
随后袁嘉程同学统一教授了两首简单的初学的小曲子《沧海一声笑》、《大鱼》,讲解过程中学员边听边自己尝试着演奏,主讲师讲授完毕后,每个学员先后练习这两首小曲儿。冷竺霏、刘梦鸽、陈思源和郑礼洋四位小讲师分别负责3到4个学员,进行具体的演奏指导,学员们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到渐渐地沉浸在自己演绎的乐曲中,领悟着古筝的雅韵诗情。
最后,袁嘉程和狄昕阳两名同学总结了本次美育活动,“中华传统民族乐器——古筝底蕴深厚,独具美质,宛如清溪长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一门乐器都需要勤加练习,方能行云流水。愿此旅能让同学们感受到民乐的雅韵泠然,诗情隽永。我们下次活动再见!”
编辑:助理编辑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