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民政协报 | 曾勇校长:对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加强甄别和培养
文:曾勇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22-04-20 17858

  2022年4月20日出版的《人民政协报》第10版刊登了曾勇校长的文章《对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加强甄别和培养》,全文如下:

人民政协报.png

  2020年6月25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该 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将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开展英才计划、少年科学院、青少年科学俱乐部等工作,探索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如何构建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委员们就此话题开展讨论。

                                     ——编者

对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加强甄别和培养

文 | 曾勇

  面向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要求,大中小学需要协同发力,共同推动科学教育深度融入各级各类教育,及早发现具有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潜质的青少年,厚植科技创新人才沃土,大力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构建贯通式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要从中小学抓起。创新科学教育方式,将科学教育贯穿大中小学课程设计,构建贯通式的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尤为重要。当前基础教育“双减”政策的落实为科学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更好激发中小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特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尽可能弥合城乡教育在科学教育方面的“不平衡”。在高等教育阶段,充分发挥科教协同育人优势,重在改革创新,建设起探索兴趣与好奇心驱动、潜能激发的高水平研究型挑战性的教学体系、课内外融为一体的高水平科研育人模式。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联动,根据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业要求,共同开发科学教育课程,逐步搭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多层次递进式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要高度重视科普教育活动,给予高水平科普著作和作者应有的荣誉和奖励。

  加强多方协同育人,促进科学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不仅是各级各类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一方面,要完善中小学生观察、实验和信息技术环境设施,开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项目式、体验式、探究性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对话式学习、合作学习,实现主体性、互动式深度学习。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尤其是要构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优质教育资源协同育人机制,丰富科学教育资源,厚植科学文化土壤。对学校而言,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建立深度合作,通过开展青少年夏令营、校园开放日、科技周、科学营等丰富多样的科学创意活动和科普教育活动,引导中学生深度参加好奇心与兴趣驱动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增强科技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还应该加强家校共育,提高家长科学教育意识和能力,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

  优化人才选荐机制,及早发现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在加强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的基础上,及早甄别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并给予与其学习能力匹配的学习机会与成长平台,不仅是教育公平的内在要义,也是满足学生能力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需要。探索建立高校,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独立选拔机制,以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强基计划”为抓手,基于高考,对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具有科学家潜质的考生予以破格录取,畅通优秀学生成长发展通道。推进“基础学科拔尖计划”与中学生“英才计划”的衔接,让“英才计划”中学生走进大学,与“拔尖计划”优秀学子结对,在科学家、学者的指导下,共同探索学术问题,体验科研过程,分享成长经验,进而及早发现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不断研究、开发和开设大学先修课程,为学有余力的中学生提供多样化课程,通过认定先修课程学分、加强过程评价、建立多维考核体系等方式,将评价结果与大学入学、学习挂钩,吸引真正热爱科学、学业优秀、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进入大学相关领域深造学习。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报道链接http://dzb.rmzxb.com.cn/rmzxbPaper/pc/con/202204/20/content_23401.html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