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光明网: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怀杰 燕国雪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媒体 时间:2022-06-09 3228

  编者按:6月8日,光明网刊登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怀杰、燕国雪的文章《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全文如下:

光明网.png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思政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同时对思政课教师如何培养时代新人提出一系列新要求。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思政课教师如何做到“仁而爱人”,需要以仁心、爱心和仁而爱人的“大先生”精神来培养和塑造时代新人,自觉承担起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

思政课教师要胸怀仁心

  “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具有丰富的内涵维度。基于对《论语》等经典著作梳理与归纳,“仁”内涵在“仁者爱人”、“泛爱众”等论述中体现,不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亲近与相互关爱,对他人、社会大众的关心与友爱,而且体现为亲善友好的道德品质与修养要求。仁是情感的,也是德性;是理想的,也是现实的。当前,思政课教师上好课、育好人,不仅需要扎实理论知识,还需要富有仁心的情怀。

  一是思政课教师要有博爱的情怀。区别于简单的“爱”,“仁”所提倡的“爱”是一种大爱、博爱,这种博爱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爱,人对物的爱,还有对真理道德的追求。思政课教师要有高度的思想修养,其一是爱家人,孝顺父母,善待亲朋好友;其二是爱学生,以立德树人之初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成才,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情感关心与尊重,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成长又要尊重其个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多方面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其三是爱教育事业,将思政教育工作作为自己毕生事业去追求;其四是爱万物,爱生态环境,爱祖国爱人民,以深厚的情怀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建设之中;其五是爱真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以及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是思政课教师自律要严。面对物欲横流、功利主义盛行的世界,思政课教师要坚守职业道德,不被社会不良风气所影响,时刻以一名思政课教师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担当要求自己,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精神坚定教育理想信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规范言行举止,净化心灵,遵守教学纪律和教学规矩。

  三是思政课教师要有高尚的品德。由于思政课课程的特殊性,对思政课教师品德有着更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自身人格正、品德高才能感染学生,使思政教育润物无声,实现铸魂育人。思政课教师应不断学习以“仁”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使其作为良师的品德追求与标准,深刻理解其内涵本质,牢记于心并外化于行,不断加强品德建设和提高师德修养,力争做一名恭敬、宽厚、诚信、勤敏和慈惠的思政课教师。

思政课教师要有爱心

  在古代,对于“爱”的解释有很多种,如孔子的博爱和有条件、有差别的爱;孟子在继承孔子对“爱”的相关解释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万物的爱;墨子提出的“兼爱”等。“爱”的现代意义与古代意义有相同的部分,如爱可以理解为喜爱、关爱、相爱、怜爱等,但是现代意义的“爱”还强调责任,“有爱,才有责任”。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最关键的是爱学生,一视同仁的平等关爱。对思政课教师来说,爱不仅是关心与爱护,还是一种责任与使命。

  一是思政课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思政课教师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坚决破除因学生的成绩、性格、外貌、家庭等因素而差别对待学生的错误思想。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与鼓励、肯定与赞扬,教师也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客观认识学生的优缺点,并积极为学生创造全面发展的空间和条件,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绽放自己光彩的机会,才能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状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是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学生内在素质的塑造与培养。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和正确三观的塑造和培养。由于学生的思维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在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所呈现出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当学生出现不良人格和心理问题时,思政课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心理疏导等,引导学生树立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和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同时,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西方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冲击。思政课教师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认清西方社会思潮的错误,树立正确的三观和深厚的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情怀。

  三是思政课教师要严爱相济。严格也是一种爱的表现,严意味着对学生有所要求、有所约束、有所期待。表面喜欢学生而对学生出现问题甚至错误的学习状态时漠不关心的教师,不是一个真正有爱心的老师,没有承担起教师应有的责任。因此,教师要严爱相济,既关心爱护又要批评指正,但严是有条件的,要注意方式方法。一方面,批评要注意场合、语言和学生的情绪等。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学生的自尊心也越来越强,教师批评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避免公开场合,选择私下交流;在批评时要注意语言,不能采用过激的、粗暴的语言,不能攻击学生的人格,防止其产生逆反心理;还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如果批评时学生出现抵触情绪,教师要及时做出调整或等学生情绪平稳后再进行批评教育。另一方面,教师批评指正的关键在于指正,不能只做简单的批评工作,还要告诉学生正确的解决方式即“解惑”,使学生真正得到成长。

思政课教师要做仁而爱人的“大先生”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思政课教师要以仁心、爱心、仁而爱人的“大先生”精神切实承担起铸魂育人的光荣使命,努力培养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思政课教师要精通专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没有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没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有效结合的思政课教师是上不好思政课的。思政课教师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起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知识结构,并运用高超的教学技能才能为学生讲清楚思政课。同时随着教育改革深化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知识,还要加强对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做知识渊博、视野宽广、综合能力强的大先生。

  二是思政课教师要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等综合素质越来越成为学生日后参与社会竞争的客观要求。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决定着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是有所不同的,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内在成长,因材施教。因此,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创设多维教学内容,多维评价指标,积极推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转型,做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大先生。

  三是思政课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学生之榜样、社会之楷模。思政课教师要重视自身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不仅以渊博的知识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开启学生智慧,还要涵养德行,以高尚的品德和端正的人格呵护学生心灵,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就是学生的一面旗,其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较强的示范性,思政课教师必须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才能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做社会之楷模。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大数据综合评价研究”(20VSZ040)阶段成果。)


  论文链接:https://share.gmw.cn/dangjian/2022-06/08/content_35795199.htm


编辑:  / 审核: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