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实践】“光电人在康定”:走好数字乡村的红色研学路
文:王可萱、包翔 图:光电学院 来源:光电学院 时间:2022-07-22 6618

  6月29日至7月9日,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人在康定”实践队,组织10余名师生党员骨干前往乡村振兴一线——四川康定新都桥镇新一村,进行为期两周的实地研学活动,调研乡村产业发展、民俗民风文明、红色文旅开发情况。

志愿向西:追寻地平线消失之地

  康定市新都桥镇,海拔3460米,地处川西高原河谷地区,辖区面积508.3平方公里,7000余名汉藏同胞定居于此,地广人稀,风景秀丽。沿着318川藏线,途径泸定县泸定桥,向西翻过折多山,贡嘎雪山脚下的新一村,是本次红色研学的目的地,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也曾交汇于此,地平线在这里消失于高原之下。

  重视党建引领,传承红色精神。行前学院邀请曾赴当地挂职锻炼的赵萌副书记作“乡村振兴路上的成电精神”专题讲座,邀请历届优秀实践个人分享实践经验,组织队员多次参加校院专项培训。明确队伍实践主题,结合“脱贫攻坚”任务成果,分析“乡村振兴”重点难点,了解熟悉康巴地区民俗特点和发展状况。

  预案因地制宜,突出电子信息特色。实践队依托中央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分析研判方案,围绕当地数字基建、区域配套政策、村情民意反馈设计制作问卷。主动对接地方政府,深入了解基层数字化办公和“数字乡村”推进痛点,定向捐赠信息化办公设备,同地方政府建立实践基地,定期组织信息技能培训。

c85e55cfb23e29c43d92e5fe1d850dab_01e27.j

深入乡村:将知识播撒在高原

  沿途景观的自然变化和高原反应的愈渐强烈,共同塑造了队员们此行的难忘回忆。同样带给大家深刻印象的,还有高原碧水蓝天下的旷野生态,基层村落民居里的生活百态,“乡村振兴”在新一村的指挥线上,处处洋溢着落墨笔触。

  入户寻访调研,传递成电声音。随着调研走访的深入,调研问卷也逐渐从纸面,变成了拉家常,“我为村民办件事”也自然地为老乡们所接受,换灯泡、修电脑、手机贴膜、家电调试……祠堂楼檐下科普5G技术,呷巴乡青稞田间协助除草,成电学子在康定,个个都是多面手。

  挂职岗位锻炼,支援地区教育。同村委会藏族党员广泛交流,策划开展“庆祝七一建党节”组织生活会,教授藏族同胞合唱《不忘初心》汉语歌曲。利用村镇广播系统,组织学习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重要讲话精神。走进邮政物流集散点,化身快递员体验村镇级快递分拣、运送、入库及分发全过程,守护高考录取通知书“最后一公里”配送。联合西华大学暑期支教队,在当地中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分享学习经验。

507730c2387e06c31c5b93f4dd0ce41b_01e27.j

4-理想向前:瞭望风景线靓眼之巅.jpg

理想向前: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地处康巴大地的新都桥镇,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孕育出魅力独特的木雅文化、茶马古道文化、锅庄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题材,同时也是汉藏民族和睦共处的伟大见证,具有丰富的文旅价值。

  体验特色文旅,挖掘产业潜能。队员们一路追寻先辈的长征足迹,1935年红军飞夺泸定桥,1936年经木雅嘎达地区惠远寺建立泰宁博巴政府,高原上的红色教育基地同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在鱼子西雪山观景台实地走访,境内国道318沿线10余公里的“摄影家走廊”令人驻足,受藏族同胞邀请参与“耍坝子”,更感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聚焦数字兴农,建言乡村振兴。队员们多日的实地体验,就新都桥镇下属村社的数字乡村建设形成了详实的分析报告。返程前同镇政府的座谈会上,围绕特色文旅产业,结合红色教育资源,定制多项当地导游方案,学一句藏语,唱一支藏歌,跳一曲藏舞,吃一顿藏餐,当一天藏民,“五个一”串联起租车行业智能调度,村民医疗电子问诊,旅游淡旺季线路分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推广,农副产品数字化销售等多方面建议。

209f16915af0d108b43431ae3192da77_01e27.j

12a3a896bb207fcc7fdba0596c1d9ca4_01e27.j

   “康巴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吸引我今年再次走进康定的重要原因。”实践队队员,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党员王可萱同学表示,“在鱼通镇拍摄宣传片推广青花椒走出大山,在新都桥镇感受民俗生活,建言信息化建设,我眼中的数字兴农、智慧助农更加立体和生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振兴不仅是富起来,更是文化自信强起来。”

  3年多来,光电人在康定,不仅见证了脱贫攻坚目标的圆满完成,在接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也正朝着服务数字乡村建设的目标努力奋进。贯彻研学初心,矢志踔厉奋发,光电人将继续把智慧助农的成电方案播种在高原上,把科技报国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编辑:赵海玲  / 审核:何乔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