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7月24日-29日,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LA)第二十三届大会在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如期举行。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是全球比较文学界的权威学术交流平台,该学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球大会。因为疫情原因,此次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大会共设55个分论坛,其中3个由中国学者召集。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邹涛教授组织召集了第47号分论坛“比较文学与文明互鉴”。该分论坛得到了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经文辨读与比较研究”研究委员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非语言文化比较分会、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的大力支持。
“比较文学与文明互鉴”分论坛于7月25-29日分为7场举行,来自耶鲁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人民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外16所高校共31位学者作线上主题报告。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学者在线旁听分论坛发言并参与热烈讨论,切实增进了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
第一场由格拉斯哥大学David Jasper教授主持。大连外国语大学华媛媛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谢梅教授、何敏教授和张碟同学,北京师范大学冯欣博士做主旨发言,讨论内容围绕博物馆话语、科幻小说、电视节目与文明互鉴而展开。
第二场由人民大学张靖副研究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秘书长)主持。北京大学张辉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电子科技大学邹涛教授、四川大学赵渭绒教授(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秘书长)和车宇凡同学做主题发言,内容围绕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欧洲童话故事的汉译、非洲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而展开。
第三场由北京大学张辉教授主持。格拉斯哥大学David Jasper教授、北京物资学院蒋春生副教授、广西大学梁新霞博士、电子科技大学梁振英同学做主题分享,内容主要围绕中国当代小说、非洲小说、中外网络小说与文明互鉴展开。
第四场由大连外国语大学华媛媛教授主持。耶鲁大学Chloe F. Starr教授,惠州学院陈梦教授,四川大学陈聃助理研究员、曹怡凡博士做主题报告,话题主要围绕苏雪林作品的生态意识、索因卡和莎士比亚作品的互文性解读、《悲惨世界》在中国的传播、印度美学中的“庄严”展开。
第五场由兰州大学史菊鸿教授主持。四川大学刘颖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罗先智、木羽、单敏敏分别做主旨发言,主要围绕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神思”英译、非洲小说和戏剧、毛泽东思想与桑吉巴尔革命展开分析与讨论。
第六场由电子科技大学邹涛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宋炳辉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和汪晓慧博士,兰州大学史菊鸿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聂品格博士、电子科技大学左茂江同学分别做主题报告,主要围绕莫言在中国的接受状况以及后现代话语反思、库切小说《福》中的主体性、恩古吉的语言革命、寒山诗歌外热内冷的接受状况等话题而展开。
第七场由耶鲁大学Chloe Starr教授主持。人民大学张靖副研究员、电子科技大学聂韬副教授、宿迁学院杨会敏副教授、四川大学魏小津博士、电子科技大学唐孝骏同学分别做主题发言,话题聚焦经典文本的女性主义解读、《金瓶梅》英译、中韩传记文学比较、德国左翼作家安娜·西格斯与中国等。
本分论坛视野宽广,涉及中国、印度、韩国、非洲、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比较文学研究,参与的国内外学者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治学态度相互激发,真正促进了文明互鉴。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