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8月20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之江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蒋田仔做客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承办的“名师讲堂”,围绕“脑网络组图谱及其对类脑智能的启示”的主题开展了精彩的报告。讲座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万群副院长主持,相关专业师生参与讲座。
蒋田仔研究员首先介绍了脑网络组图谱的绘制及其运用。他用较为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人类脑图谱背景知识,脑网络组图谱的核心思想与绘制方法,以及脑网络组图谱的特色与优势。蒋田仔研究员又展示了基于脑网络组图谱的相关应用,如脑认知研究、脑疾病生物标志研究与灵长类进化研究,同时体现了脑网络组图谱在研究中的性能优势与为研究提供的新思路。
接着,蒋田仔研究员谈到脑网络组图谱启发的脑机融合。脑机接口连接了脑与外部设备,通过信息传输实现脑控与控脑,基于脑网络组图谱的脑机接口可以实现更为精细的靶区定位、最优的调控位姿、闭环的调控模式。同时,基于脑网络组图谱提供的更精细准确的脑分区与连接信息,可以建立更为细致的类脑模型。
讲座最后,蒋田仔研究员在脑网络组图谱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基于脑网络组的脑疾病为脑疾病诊疗提供新范式,并通过基于脑网络组图谱的类脑智能为研究提供新方法,推动“脑科学-脑疾病-脑机融合”的研究。在讲座后的交流环节中,蒋田仔研究员就师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解答与提出了见解。
相关链接:
蒋田仔,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MAE),IEEE Fellow,IAPR Fellow,AIMBE Fellow,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脑网络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之江实验室特聘研究员。现任国际人脑图谱学会主席,北京脑网络组与类脑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和意识与意识障碍分会会长。主要从事领域包括多模态跨尺度脑网络组图谱研究、基于脑网络图谱的脑机融合和脑疾病早期预测和精准治疗。在Nature Medicine 等刊物发表SCI收录的论文350多篇。获国际神经网络学会终身贡献奖 (Hermann von Helmholtz Award)、国际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科学学会的最高成就奖(Turan Itil Award)、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