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起床,从宿舍赶到学生活动中心前广场,换好防护服,开始一天的核酸扫码工作,结束后领盒饭,吃完饭去实验室小睡个午觉,随后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这便是学校封闭管理期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彦如教授简单又规律的一天。
9月1日,学校发布了《电子科技大学关于落实成都市疫情防控新要求的通知》。张彦如选择了留在学校。问及原因,她笑着说:“其实我最开始的想法也是回家,但后来又想,在家里做科研不太方便。还有就是,在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生活,一起度过这段特殊时期也很不错啊!”
中秋节到宿舍看望学生
张彦如是2008年进入成电的。在校期间,她成绩优异,曾拿到过人民特等、一等、二等奖学金。2012年,以校优秀毕业生的身份完成本科学业后,她申请了美国休斯顿大学的博士学位。2017年,她在休斯顿大学做完了博后,又去了香港中文大学做了博后,进一步扎牢了知识根基。因为对家乡和母校的眷恋,2018年她以校“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的身份回到成电。
回校后,她致力于研究智能决策和博弈在智能电网、无线网络、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尤其是涉及需求响应、负荷预测、定价策略与调度策略的部分,以增强人工智能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各种应用场景中发挥的作用。
因为疫情留在学校后,她在学院群里了解到学校在招募核酸检测志愿者。想到可能留校教职工不多,作为计算机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书记,张彦如立刻报了名。每天负责上午10点半到下午1点的核酸检测扫码工作。“我看到留校的学院领导和老师们都很忙,特别是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们。那我既然也在学校,就出一份力,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她笑着说。
得知她担任了核酸检测志愿者,实验室的同学们会专门选择她所在的通道做核酸,和她见一面,打声招呼。“以志愿者的身份和同学们打交道,这种感觉很奇妙。”
结束每天的志愿者工作后,张彦如就在实验室继续完成自己的科研项目,晚上则住在学生宿舍。生活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对她造成什么影响。“每天在实验室稳步推进自己的项目,工作结束后就回到寝室休息,还节省了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晚上我在宿舍睡得可香了!”
这学期,张彦如面向学院大二学生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由于课程是在第五周才开课,所以目前并没有和同学们在网上见面。虽然如此,她早已有网课经验。2020年,她第一次开“互联网与计算智能”课程时就是在线上。“因为这门课程和人工智能与算法有关系,课程设计会要求同学们利用所学的强化学习方面的知识实现一些有趣的游戏。所以大家都很感兴趣,听的也很认真,最后普遍反响很好。”
以热爱作为压舱石,风浪再大也无法撼动扬帆前行的大船。张彦如说:“不要被疫情影响,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剩下就是满怀信心迎接疫情结束的那一天!”
编辑:何乔 / 审核:何乔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