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网10月19日讯(王李科)“在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者身上都鲜明地保留着两种特质,一种是神圣的好奇心,一种是内在的自由。”科学巨人爱因斯坦认为这两种特质要靠“外在的自由来保证”,才能共同造就非凡的创造力。而如何夯实育才养才的创新沃土,培养更多更好符合未来科技发展之路的创新型人才一直是扼住中国产业界、科学界的“阿基琉斯之踵”,这需要谋划者、探索者们以“不求一时誉,当期千载知”的战略规划视角和专注本业的执着,找寻一条符合世界潮流、社会发展、产业需要、企业需求的通衢大道。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科技进步和产业需求,更要求身为象牙塔的高校在专注自身科研教学外,更应该应时而变顺势而为,充分结合国家、社会、产业的所需,在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新型工程人才时,要让学子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为此,教育部于2017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推进“新工科”建设,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
“勇立潮头敢为先,赋能未来书远志。”而电子科技大学于2017年出台了以“新工科”建设为基石的“成电方案”,探寻人才培养突围之路的该校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如今,近6载时光白驹过隙,作为电子科技大学核心学院之一的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工科”建设成效如何?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哪些经验和启示、理念和做法?10月19日,记者进行了实地独家采访,一探该学院育才成才的“发光之路”。
以“成电方案”为“新工科”建设基石 教学遵循将“知识核心”变为“能力核心”
“在今年7月28日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上,我学院的张尚剑教授、漆强副教授,分别在‘部属高校(含部省合建高校)赛道’荣获二等奖、三等奖,在这样的国家级教学创新大赛上,一所高校的学院斩获两项大奖实属罕见。”当日,在位于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的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面对记者的独家专访,该学院副院长刘爽在谈及学院“新工科”建设上的成就时如数家珍——把血液样本放入试管,再将其放入基于光学的血小板凝结度检测仪,不久后就能在手机上查到血小板凝结度的相关数据;利用所学的C语言知识,通过软硬件结合设计行驶路径,让自主行驶的“无人车”成为校园内帮师生取包裹的新型“跑腿”;能实时监测人体心率/血氧等的衬衫、用以识别聋哑人手语的指尖穿戴设备、利用OLED显示系统监测PM2.5……“这些工程项目均出自我学院本科生之手,有趣有料的背后推手,归功于我学院‘新工科’建设。”刘爽向记者介绍,该学院通过建立基于项目的课程体系,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追逐光、成为光、闪耀光”的“新工科”创新之路。
“按需求建设专业,已成为了‘新工科’的重要使命,而以‘新工科’建设为基石的‘成电方案’强调的就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我们学院的人才培养上来,就是一定要和工程实际相结合。”刘爽告诉记者,在把握课程改革的大方向,结合学院自身学科特色的基础上,该学院“新工科”建设遵循“以工程项目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从原来的“知识核心”变为了“能力核心”。
借力学科特色让学子做到学以致用 将CDIO贯穿教学全过程唤起学子对学科的兴趣
为借力学科特色让学子更加鲜活的掌握专业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该学院秉持“引导好学生,从一进门就要开始”的理念,从大一初始,就为新生开设了基于项目的13门新生研讨课,并坚持“学生为中心、面向产出、重视队伍、强化考核”的方针,将项目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行)产品全周期研发能力培养的理念贯穿项目教学全过程,以项目体验唤起专业认知与兴趣。
“好比把远距离的东西拉近到学生面前给他看,让同学们了解光电到底是做什么的,将来有什么用,从而对专业产生兴趣。”该学院专业首席及新生课负责人饶海波教授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学院新生项目课已开课65门次,选修学生超过1500人,学生参与度高、兴趣浓,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有效激励。
“好玩有趣、知识融合、能力综合”是该学院学子们对该实验课程体系的一致评价,妙趣横生又逐级递进的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点燃了学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训练了动手实践、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完成了包括光学元件认知、光学系统搭建、数据分析、误差分析等在内的基本技能,也为学院培养学子在工程设计、实现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 师生通力协作化解建设前行“拦路虎”
学院发展,人才是关键。“‘新工科’人才不但要在某一学科专业领域学业精深,还要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特征。”漆强向记者介绍,该学院以前瞻性的眼光谋划光电领域“新工科”建设的未来,从一开始就树立起了服务工程的意识,由现实世界的工程需求出发,锚定“光、机、电、算、软”的特点,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做法,建设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和课赛结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厚基础’的具体做法是重构课程体系,以小班研讨讲透知识,课程设计引导知识背后的思想,帮助学生‘开悟’。同时夯实实验实践环节,升级改造传统课程实验,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实现了学生提前了解专业知识的工程应用场景,保证了专业实习的教学效果。”漆强表示,为了克服新冠疫情的影响,该学院采用了“线上讲座、远程展示、线下讨论、企业实践、实习总结与答辩”相结合教学模式,邀请全国光电行业领域内的知名企业专家参加企业论坛,深度倾听来自企业一线的声音,不断对人才培养方案作出修订。
“我们还与企业代表一起讨论生产实习、学生实践环节,企业往往会为我们提出很多好的建议。”该学院实验中心负责人周建华老师告诉记者,“宽口径”则是项目围绕光、机、电、算、软课程进行板块设计,各板块有独立的进程,相互支撑,相互依托,把多门课程的内容以实验课或打比赛的方式带着学生学习。“在我们的团队中,漆强副教授负责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的教学,‘产教融合、项目导向、课赛结合’就是其课程创新举措的成果。”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该学院以产教融合为抓手,面向产业需求,重塑课程内容,实现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结合的模式。
“新工科倡导多学科‘交叉’理念,为此,‘强能力’就是建设基于项目的课程体系,用此来支撑、体现强能力。”该学院校企协同育人中心负责人陈德军表示,“未来世界一定是交叉发展的世界,‘光电信息+’可以与前沿通信、信息显示、医学检测、智慧交通等一系列相加,而这些领域,都是光电信息技术将要服务到的行业。”
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同时会伴随阻力。在推进“新工科”过程中,该学院遇到了“人”和“财”两大难题,但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实现了师生思维的共同转变,化解了前行中的“拦路虎”。“通过资源的整合,校企协同育人中心已有6个新工科的实验教学平台,建成了134个项目的新工科项目资源库,做到了从大一到大四学生的全覆盖,有力支撑了基于项目的课程体系。”陈德军告诉记者。
5年多躬耕不辍迎来“磨剑”后的光芒闪耀 建设更好的“成电方案”学院贡献绵薄之力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经过5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在“新工科”建设道路上躬耕不辍、孜孜以求的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迎来了“磨剑”后的光芒闪耀:2018年至今,该学院在高水平出版社出版教材8本;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进入第一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了教育部工程认证;光源与照明、信息工程获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新增国家级虚仿项目1项、省级2项,省级实验中心1个;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与此同时,该学院“新工科”的教改项目不仅在教指委获得提前结题,并在参与申报单位中获评唯一“优秀”。
不仅学生获益多,成绩还体现在老师的成长上。多位老师在国家、省等教学竞赛中获奖,如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张尚剑和漆强均获一等奖;李剑锋教授获电子信息类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漆强获电子信息类创新实验竞赛西南区一等奖等,基于项目的新工科教学团队获评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教育,要面向未来培育人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培养能够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高素质工科人才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光电’人骨子里有对‘光’的热爱,‘新工科’建设就是我们致力于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完成立德树人使命路上一直追逐的那道光。”刘爽告诉记者,在贯穿5年多的实践“操盘”中,该学院以执着地追逐光、成为光、闪耀光,为指引师生一路向前的源动力,为电子科大以“唤起好奇、激发潜能”为核心的“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贡献着来自该学院的绵薄之力。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