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学习二十大】外国语学院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扎实推动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文:安靓雯 图:外国语学院 来源:外国语学院 时间:2022-11-25 318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外国语学院在学院党委的统筹部署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基层教学组织团队围绕加快外语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不断求新求变求发展求突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和事业发展,助力提升大学外语教育教学质量。

结合外语特色,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浓厚氛围,外国语学院举办“红心向党·语通世界”主题系列活动,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核心,立足外语专业特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打造“红色外语”品牌,将外语专业培养与政治素养学习有机结合。

1.jpg

  外国语学院党委组织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支部书记、系部主任、师生代表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要求各系部开展深入讨论,积极组织系统学习、主题活动和专题组织生活,把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学习工作中。老师们纷纷表示,会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善待同事,爱护学生,关心社会,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校园和社会风气,加深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鼓励他们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和国际治理。

2.jpg

  学院举办“红心向党·语通世界”二十大主题翻译比赛,受到四川新闻网、教育导报、成都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比赛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与英语翻译相结合,通过翻译二十大报告中的各种关键词、概念性短语和二十大视频截取片段,以赛促学,以学促进,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好、学活,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极佳的锻炼机会,既提高了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也实现了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实践。

3.jpg

  口译教学团队以“翻译技能+思政内涵”作为抓手,及时切实地开展了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持续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在口译课堂上组织了二十大新闻发布会模拟交替口译活动。通过这种别开生面的模拟发布会翻译,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口译现场的紧张感和即时性,也能够从内容上深刻领会二十大的相关会议精神,在习得口译技能的同时,掌握了翻译专业如何运用专业的翻译技能讲好中国故事,掌握了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5.jpg

挖掘思政元素,全面推进思政教育进课堂

  为响应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的“三进”工作要求,外国语学院召开《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三进”工作研讨会。会议一致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语人才培养和人才交流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外语专业听说读写译等核心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课程思政有效路径,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提高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6.png

7.jpg

  目前我校大学外语共有通用、通识、专用三大模块共25门课程,每一门课程都需要在课程思政育人上更上一个台阶。大学外语教学部通过学习成功经验,集体研讨,进一步挖掘和充分利用课程思政元素,立德树人。通识英语、专用英语的任课老师们以《文化传播英语》《戏剧英语》《IT英语》《公共演讲》《文学英语》等课程为例,分享了他们在思政育人方面所思所得,探讨了如何让整个教学设计从显性的语言输入到隐性的思政育人,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式的教学。

9.jpg

  语言技能课程组组织召开理解当代中国“三进”线上研讨会,老师们讨论了《理解当代中国》教材的由来、《理解当代中国》的目标、“当代中国”的核心内涵、《理解当代中国》的实施原则、《理解当代中国》的实施路径,并分别从各自课程的角度,分享将教材思想融入教学的相关案例,并相互协调教学内容,系统考虑语言技能课程群的教学设计,对如何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0.png

创新教学设计,助力培育人才核心素养

  《语言研究中的统计方法》课程考试采用工科的大作业形式,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普通话恭敬语音的韵律特征研究”,作为被试(发音人)产出恭敬语音,再以研究者的身份提取相关的声学参数,利用R语言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建模拟合数据,做推断统计分析。大作业的内容包含实验、数据预处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可视化、研究报告撰写几部分。与传统一张试卷考概念、背代码相比,这种基于项目的大作业形式,以考促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增加学生的获得感。

  在法语系的基层教学组织研讨会上,系部老师们根据2021级学生的考试成绩结果,以翔实的统计数据总结了大类招生以来本科生专业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2022届毕业班的就业情况以及继续深造情况做了总结,从而反思法语系在未来人才培养方向的规划和定位,同时提出加强法语系学生显性成果的培养和建设,鼓励学生多参加高水平的演讲或翻译比赛等。根据2018级毕业论文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全体老师在外国语学院本科学位论文格式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法语学术论文写作规范,明确了法语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11.jpg

引入翻译实践,解决翻译课程的痛点难点

  翻译学及笔译课程教学团队一直本着一切为学生的初心,及时关注到同学们学习中的难点与痛点,积极策划与组织了西方翻译理论工作坊,专门聚焦西方翻译理论,对翻译理论进行了总体的类别划分,梳理了代表性的西方翻译理论,涵盖主要流派、代表人物、经典文献、重要观点、理论贡献及局限等。理论的系统把握一直以来是大部分学生学习中的短板,而理论对指导大家的翻译实践至关重要,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作坊这种集中学习的形式,非常有利于学生对西方翻译理论形成全局式的认知,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

12.jpg

  在翻译学及笔译课程教学团队组织的毕业论文写作线上答疑上,老师们简要总结了翻译案例分析的基本范式与论证逻辑,希望大家写作全程与各自的导师保持密切沟通。翻译学及笔译课程教学团队基层教学组织全体老师也将始终关注大家的毕业论文写作进展,并对涉及论文框架结构、写作思路与论证、文献格式与写作规范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深化交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

  为了帮助外籍教师更好地融入学校外语教育教学,提高外籍教师授课质量,外国语学院定期开展外籍教师交流培训会,探讨外籍教师与中国教师如何在教学科研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外籍教师在系部教学工作中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日语系池田老师作为日语主审与中国教师一起编写了《中国文化日语阅读教程》,未来将作为编者一起参与到教材编写之中。大学外语部Ilana Zeria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创新性地开设了人工智能主题论文阅读与讨论课程。法语系昆霆和清源老师分别与中国教师一起完成教材和开展科研合作。英语系Chris Nelson和Fred Cubbage与中国教师一起开发培养学生国际胜任力课程。

15.jpg

  近日,学院与英国拉夫堡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官员就外语专业师生交流、访学和科研项目合作等相关事宜进行了线上洽谈,进一步沟通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方案。双方介绍了各自学校情况,进一步讨论了联合培养学生赴拉夫堡大学获得学位项目的可行性。

16.jpg

构建发展平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2022年6月,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胡杰辉教授牵头的“大学外语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获批入选建设试点。“大学外语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以新文科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立足西部、沟通全国、共建共享、彰显特色”的建设原则,聚焦“深化课程内容体系、重构教学资源形态、优化课程教学模式和完善教师发展生态”四个关键任务,紧密结合教研室“交流、互助、共建、共享”工作宗旨,突出一线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通过全国性的教学论坛、集体备课、资源建设、开放课堂等系列活动,研讨新时代大学外语课程建设的关键问题。教研室成员由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高校教师组成,成员高校类型多元,理工文医结合,覆盖面广,骨干教师梯队合理。教研室坚持课程思政引领,服务国家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跨校协同探索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系统变革与迭代创新,建设一流课程,实现大学外语教师的良性职业发展,发挥全国性示范引领作用。

17.png

  外国语学院作为文科大院,是人文学科研究、文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始终肩负红心向党,学汇中外,语通世界的责任。通过教学研讨活动,外国语学院将继续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学水平放在首位,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着力推动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和专业学科的内涵式发展,全力做好大学外语教育教学工作,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编辑:赵海玲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