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学习二十大】中国社会科学网:坚持守正创新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文:叶本乾 赵媛媛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2-12-02 6384

  编者按:中国社会科学网“社科要论“栏目刊登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叶本乾、赵媛媛的理论文章《坚持守正创新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全文如下:

QQ截图20221202101216.jpg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不仅要全面把握其丰富内涵、思想体系和理论品格,更要深入理解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领会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个“其义”“所以然”精髓要义之一就在于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贵在守正:牢牢坚持“三个不动摇”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贵在守正。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切实答好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归根到底在于其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新时代新征程上,能否“守正”是判断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是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更不能是改旗易帜的马克思主义。要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不动摇,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念好马克思主义“真经”。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山雄有脊,房固因梁。从1921年的50多名党员到2021年底的9600多万名党员,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我们的步伐越来越坚定,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的人民越来越幸福。这一切都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新时代新征程上,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道路决定命运,旗帜指引征程。从党的十二大“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党的二十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都是历次大会报告的主题词,彰显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标识了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植中国具体实际,更指引未来中国发展,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新时代新征程上,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要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思想伟力和实践力量。

 重在创新: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重在创新。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创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条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个领域都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贡献、原理性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创造性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创造性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创造性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思想;等等。诸多理论创新成果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创中国式现代化之新。任何科学的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现代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现代化的大势不可逆转,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可以选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深刻总结我们党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宝贵经验,立足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形势新要求,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打破“现代化等同西方化”的迷思,极大地消解了西方定义的现代化话语叙事,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化理论,又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必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世界性影响。

  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下,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成在统一:坚持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有机结合

  守正才能固本强基,创新才能引领时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成在统一。既要求坚持守正,又注重勇于创新,更强调守正与创新两者辩证统一、有机结合。其中,“守正”是前提、基础,意味着坚守正道、坚持真理,按照事物的本质要求和客观规律想问题、办事情。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只有坚持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是动力、发展,意味着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是人们有意识、合目的地进行创造性认识和实践,创造出新生事物的过程,只有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概括而言,坚持守正与勇于创新辩证统一、有机结合就是既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又要根据一定目的改变旧事物、创造新事物;就是既要坚持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又要赋予鲜明的时代特色、丰富的时代内涵、旺盛的时代活力;就是既要部署道路前进方向,又要指导解决道路长远生命力的问题,切实做到一脉相承同与时俱进相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守正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和辩证思维,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的真理光芒,贯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之中。将“守正创新”这一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在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实践要求上,则集中表现为要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以理论之“正”夯发展之基、以理论之“新”应时代之变,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中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进征程上,我们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坚持守正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与推动“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起学习、一体领会,真正将思想伟力转化为实践力量,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再创新的奇迹、取得更大胜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重点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SC22ZX001)】

  (叶本乾,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媛媛,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报道链接:http://marx.cssn.cn/mkszy/yc/202212/t20221201_5567833.shtml


编辑:  / 审核: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