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访】田书林:走理工结合的多科性发展之路
——专访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田书林教授
文: 陈伟 图: 陈伟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3-11-20 3936

  李言荣校长的报告让我感受最深和倍受鼓舞的是,他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单科性大学的出现和发展规律,第一次明确指出向理工结合的多科性大学是电子科大的强校之路。学科单一是长期制约我校发展的突出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我们的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同时也是造成我们人才培养质量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因素之一。我校学生人文素养不够、综合能力不高等问题,单纯依靠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增设人文类课程等)、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是难以彻底解决的,校长报告中提到MIT的“刘易斯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只有不断优化学校的学科大环境,不同学科的老师和学生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和发酵,这些突出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善和扭转。

  尽管20多年前,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学校就已经意识到学科单一的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意识感受日益强烈。但由于我们长期以来过于倚重电子信息特色,在学校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1990年代中后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调整中,错失了向多科性大学拓展的历史机遇。这次校长的报告,将学科结构调整上升到事关学校发展道路的高度,击中了学校长远发展甚至生存所面临的本质和核心问题。

  最近,学校和四川省人民医院签署了共建医学院的协议,这标志着我们在多科性大学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重要一步,必将在学校历史中书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对此我感受甚深。21世纪以来,我们学院在学校拓展学科过程中,以“孱弱之躯”相继支撑了生命学院、空天研究院(航空航天学院前身)、能源学院和资环学院的诞生,为改善我校学科生态作出了贡献。但这种基于现有学科的边缘拓展,无论是学科跨度,还是拓展力度都十分有限。这次成立医学院,成建制地从省医院引进在全国有影响的医学学科力量,是真正的强强联合、高位嫁接,学科拓展的跨度和力度前所未有,拓展效果完全可以预期,全校师生为之振奋。这条道路无疑是正确的,我坚信而且期待,学校未来还将稳步而有力地推进理学学科、人文学科的拓展。

  电子信息特色是学校的安身立命之本。走多科性发展之路,不仅不能弱化这一特色,而且要不断加强和巩固。校长报告给出的学校发展思路和路线图中,首先强调的就是保持电子信息特色,并指出以构建基于大团队的跨学科研究中心为抓手。自动化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本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七。该学科在电子测试技术及仪器,尤其是军用测试领域方面有着长期的积累,拥有年均研究经费近三千万元、专职研究人员30多人的大型团队,以及电子测试技术及仪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这正是学院的优势和特色所在。如何巩固和加强这一特色,不断提高水平、提升影响力,是学院下一步的工作重心。为此,我们将瞄准国家在电子测试领域的重大需求,通过承担科学仪器重大专项等项目,持续积累以形成重大成果。同时,大力推进学科交叉,也是进一步提升学科水平的有效途径。目前,我们正在“985”三期的支持下,与我校光电学院展开跨学科合作,以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为目标,不断推进团队建设、强化特色、巩固优势。

  学术是大学灵魂,学术水平是衡量大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校长报告毫不晦言地指出了我们的短板,并强调要通过加强基础和前沿研究、拓展理学学科逐步改善。自动化工程学院的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都具有应用性极强、与背景学科关联性高、学科渗透性强的特点。正由于我校学科单一,缺乏背景学科支撑,导致其发展受限。基础研究尤为薄弱,而且现有教师也大多以工程研究见长。虽然在学校的政策引导和学院的大力推动下,这一问题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目前仍然是困扰学院长远发展的拦路虎,其解决好坏直接决定我们未来两个学科的水平和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李校长报告精神,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科应用性强的优势,致力于解决本领域的重大技术难题,在解决这些重大难题的过程中寻求方法创新,提升我们的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推进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工作,弥补学院在前沿研究方面的不足。与此同时,还要从政策上进一步加强引导,改变现有教师观念,激励他们展开惟问题而不是惟项目的科研,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基础和前沿研究。我相信,在学校多科性发展道路上,通过大力推进学科交叉与渗透,学院基础研究薄弱的局面一定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陈伟采访整理)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