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学习二十大】川观新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文:汤志伟 方錄 问延安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22-12-23 11052

  编者按:12月22日,川观新闻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刊登了我校公共管理学院汤志伟教授为第一作者的理论文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全文如下:

QQ截图20221223121756.png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概念与本质要求,并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求我国全面建成人才强国和教育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科技、人才和创新的强力支撑。因而在前进道路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党开展当前“中心任务”的内在要求之一。

中国式现代化为教育现代化明确了根本方向与原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意味着要大力推动各个领域的现代化,教育作为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领域,其现代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取得重大成绩,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取得历史性跨越。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0%下降至2.67%,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91年,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余人。但是,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确定的目标愿景仍存在差距,实现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跨越,本质上要求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而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匹配的教育事业和体系明确了根本方向与原则。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一论断明确要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要求,始终秉承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使命,在扩大开放的基础上加强同世界各国教育交流,汲取其他国家优秀的教育理念与知识,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文化,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人才,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完善教育理念与知识,结合实践的要求培养最急需的人才。同时,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亦要求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吸收优秀文化养分滋养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体系的肌体,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促使中华文脉源远流长。要从根本上确保,教育事业所培养的是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意识和强烈文化自信的人才。

  同时,必须牢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一本质要求确定了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核心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价值取向是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是建成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培养能够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精神品行高度自律和丰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世界意识、眼光的新型人才。

中国式现代化对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出五方面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具体从五个方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这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五个方面。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是惠及14亿人口的普惠性现代化,是超过所有发达国家人口规模总和的现代化。这在客观上要求教育现代化既是满足所有群体教育需求的普惠性教育,又是能满足个体特征的个性化需求教育。构建惠及14亿人民的现代化教育,要求建成多层次、多维度、多类型的教育体系,发展幼儿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确保建成包括人的全生命周期的教育层次,适应不同群体、匹配不同年龄和不同需要的教育体系。同时,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求运用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确保教育资源流动自由、获取便捷,积极运用算法主动推介个体所需的教育资源,满足个体的个性化需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求社会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促进精神生活富裕以及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在这一要求下,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要求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与条件差异,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健康、审美能力和劳动能力,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夯实教育保障体系,确保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教育资源能够最大程度惠及各类群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彼此协调丰富的现代化。这一论断从手段和目标两方面确定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手段方面即指,在客观上要求加大对教育的物质投入,即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创造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文化,丰富课外活动生活。目标方面即指,教育要以创造极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目标,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和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指导下,要培育懂科技、会创新的新型人才,培育科技创新型人才、文化创新型人才。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从根本上展现出永续发展的观点。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一方面要求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嵌入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培养具有生态保护意识的人才。另一方面,要求将永续发展的观点融入教育理念,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爱好和平”“与人为善”是中国的优秀传统,秉承和平发展道路的宗旨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和谐、和睦、和平意识,同时培养具有“世界大同”意识的现代化人才,培养既有家国情怀又能以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的时代新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实践而得出的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概念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确定了原则、明确了观念、提供了准绳、指明了目标。而教育强国不仅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更是作为培养人才、开拓创新、研发科技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更应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智慧治理研究院、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文章链接:

  https://cbgc.scol.com.cn/news/3897186?from=androidapp&app_id=cbgc&localTimeStamp=1671702103688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