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召开年会
文: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图: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电子学院 时间:2023-01-09 8210

  近日,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雷清泉院士、周济院士、刘明院士、邓龙江院士和徐世六、薛德胜、王军波、蒋亚东等委员,实验室主任李言荣院士,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杨海光、高新技术处副处长阮佳佳,实验室成员李平、张怀武、张万里、张波、张树人、熊杰、陆海鹏、吴传贵以及实验室各团队代表、开放基金项目负责人等50余人参加会议。

IMG_20221222_150540.jpg

  李言荣主任对实验室的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他表示,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与优势,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综合水平位居信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前列。当前,实验室应以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做好顶层设计和谋篇布局,在现有基础上,始终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任务导向”,聚焦集成电路领域有源-无源集成核心材料与器件,充分发挥实验室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的优势,坚持需求导向与基础研究有机结合,开展长期、系统地有组织集成攻关和协同创新,从而带动解决一些关键“卡脖子”核心技术问题,进一步彰显实验室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特色,使实验室真正成为集成电路材料与器件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

  副主任张万里从科学研究、学术交流、队伍建设、开放运行等九个方面汇报了实验室2022年度工作情况和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从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国家要求,实验室基本定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运行管理举措等方面汇报了实验室优化重组情况,强调优化重组后实验室在信息领域集成电路材料与器件方向开展建设,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系统微小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友好重大需求,开展晶圆级电子功能薄膜材料与集成器件应用基础与工程应用研究,为新一代芯片级、模块级、系统级有源-无源集成微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撑。

  与会委员认真听取汇报并进行了审议,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在2022年度所取得的主要业绩。一年来,实验室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新增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的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4人次;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年度到款经费超过2.83亿元,新增项目落实经费近3.33亿元;发表JCR一区论文120篇,其中Nature正刊3篇(一作1篇,通讯2篇),Nature子刊7篇和Science子刊 2篇;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53件,美国发明专利授权9件;实验室主办的学术期刊《Infomat》影响因子24.798,入选202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认定为中科院期刊分区材料科学大类1区Top期刊;实验室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先进封装与微系统集成公共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实验室在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开放交流等方面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会上,委员们还就实验室优化重组后发展思路和明年的重点工作,特别就如何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开展高水平的基础创新研究和高层次的国际学术合作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编辑:李文云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