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征程 创一流】电子科大2项成果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文:“中国科学报”官方微信 图:“中国科学报”官方微信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3-01-13 11984

  1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北京揭晓。

  其中,我校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言荣院士团队牵头开展科研攻关,首次发现并证实玻色子奇异金属;材料与能源学院夏川教授团队领衔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等两项重大科技成果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

  科学家首次发现并证实玻色子奇异金属

deca148455e2245f9c240c4eee1ec515.jpg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言荣院士团队与美国布朗大学教授James M. Valles Jr、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谢心澄院士等协同攻关,成功突破了费米子体系的限制,首次在玻色子体系中诱导出奇异金属态。相关研究2022年1月12日发表于《自然》。  

  宇宙中,基本粒子分为费米子与玻色子两种。其中,人类社会目前赖以生存的电子工业与器件发展几乎完全基于费米子体系,但该体系能耗高、损耗大,物理尺寸已近极限,面临性能持续提升的瓶颈,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信息传输需求。而以高温超导体为代表的玻色子器件,具有完美的零损耗能量传递特性,有望为电子信息工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据悉,该研究为理解凝聚态物理中奇异金属的物理规律、揭示奇异金属的普适性、完善量子相变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对揭示耗散效应对玻色子量子相干的定量影响、推动未来低能耗超导量子计算以及极高灵敏量子探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911f1951d07d6421cb289aec0363f135.jpg

  将二氧化碳人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合物,“变废为宝”,是科技界持续攻关的重要领域。我国科学家此前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

  2022年,电子科技大学夏川课题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于涛课题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课题组共同创建了一种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通过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路径。

  该研究开辟了电化学结合活细胞催化制备葡萄糖等粮食产物的新策略,为进一步发展基于电力驱动的新型农业与生物制造业提供了新范例,是二氧化碳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该成果4月28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在《自然—催化》发表。

  “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年度评选活动自1994年开展以来,至今已举办了29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关链接两院院士评选“2022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