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教育部网站:电子科技大学发挥特色优势 探索“电子信息+”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文:教育部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23-01-19 11869

  编者按:1月17日,教育部官网以《电子科技大学发挥特色优势 探索“电子信息+”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为题,聚焦我校发挥电子信息学科优势,探索构建“电子信息+”乡村振兴模式,助力贵州省岑巩县乡村全面振兴的举措与成效,全文如下:

QQ截图20230119113357.png

  电子科技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工作、“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学科优势,围绕乡村教育、乡村经济、乡村治理、乡村人才,探索构建“电子信息+”乡村振兴模式,助力贵州省岑巩县乡村全面振兴。

  “电子信息+基础教育”,助力乡村教育强基固本。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实施“电子信息+基础教育”模式,着力打造“黔东南基础教育高地”。推动学校附属中小学、幼儿园与岑巩县30余个中小学建立学科联盟和校际管理联盟,搭建“两地三端”远程教育系统,建设覆盖县域中小学校的“空中课堂”,将优质教育资源实时引入,常态化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帮助岑巩县学生“实时连线”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岑巩县中小学教师开展培训3000余人次,助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的良性循环。

  “电子信息+农业产业”,驱动乡村经济智慧升级。针对帮扶地区区位特点、资源禀赋等情况进行研究,帮助岑巩县发展“智慧大农业”。建设“数据连接计划”,研发“数字资源分析大数据平台”,促进农业发展科学规划、国土资源精细利用。开展农畜产品“精益生产计划”,开发“智慧养猪”项目,实现年出栏生猪一万头,带动500余户农民增收。开展科技兴农“绿水青山计划”,研发“水稻农情监测系统”,实现对水稻长势精准监测、药肥施用精准高效。打造产业链条“上下贯通计划”,推进高校“消费帮扶联盟”和“e帮扶”平台建设,推动实现“产储销”一体化。开展科技教育“培干储才计划”,培训现代农技人才,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努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电子信息+智慧城乡”,赋能乡村治理提质增效。支持岑巩县制定《智慧岑巩总体规划》,参与建设7个重点领域的数字应用和24个信息化项目,帮助开发一批乡村数字治理APP,协助改善一批基础硬件。聚焦“智慧党建”,打造“岑巩智慧党建系统”,实现基层党建管理便捷化、智能化开展。聚焦“智慧医疗”,协助县级公立医院和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打通预约挂号信息和患者健康数据,实现医疗平台联通全覆盖。聚焦“电子商务”,推动将电子商务作为岑巩县供给侧改革和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成功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有效推动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

  “电子信息+管理思维”,助推乡村人才能力提升。成立数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组建“同心专家智囊团”,为县域经济发展和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设立专项资金,举办“思州大讲堂”,面向当地乡村基层干部和行业技术骨干,围绕乡村振兴、信息通信、大数据等开展专题讲座培训,累计培训1万余人次,推动干部人才转换思维、更新理念、提升能力。开发“智慧大坪”社区管理系统,实现8000余人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社区情况一目了然,居民数据一清二楚,信息更新一键提交”。搭建森林火灾预防与监测系统,探索形成当地森林防火工作“山头有人巡、后台有人盯、问题有人查、成效有人问”的“智慧护林”新模式。建设“数字乡村”“数字社区”等,着力增强乡村干部群众信息素养,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和社区治理水平,努力为岑巩县乡村振兴打造素质高、能力强、敢担当、善作为的“生力军”。


  报道链接: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133/s211/202301/t20230118_1039642.html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