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专访电子科大党委书记王亚非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吴晓颖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3-02-01 11284

  编者按:1月29日,由新华社主办的《瞭望》新闻周刊刊登了题为《努力在电子信息领域为国家撑起一片天》的报道,就培养行业高峰攀登者、以“电子信息+”为新引擎优化学科布局、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产出一流成果等话题专访了我校党委书记王亚非,全文如下:

64a7ba398b250e49759241078e34ce86.png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专访)

  ➤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电子科大系统推进学科交叉,培养跨界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先后增设人工智能等12个新兴交叉专业,形成“理工结合”“医工交叉”“工管渗透”“工艺联合”的人才培养新生态

  ➤电子科大所有工科专业已建成从“新生项目式课程”(必修)到“中级项目式课程”“高级项目式课程”“高峰体验项目式课程”的课程体系,年均开设各类挑战性、研究型、项目式课程2800多门次,覆盖学生14万余人次

  ➤“优势特色学科引领计划”“基础学科攀升计划”“新兴交叉学科融会计划”“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通过实施一系列学科提升计划,电子科大正在构建特色引领、交叉协同的一流学科新生态

  坐落在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下称电子科大),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电子信息类高等院校,被誉为“中国电子类高校的排头兵”,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大学。

  建校66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完整覆盖电子信息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内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之一,创新人才的基地。

  新时代十年来,电子科大牵头获得19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迈向新征程,电子科大如何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如何走好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之路?如何激发创新活力产出一流成果?《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亚非。

  他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电子科大将坚持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以永不懈怠、锐意进取的奋斗姿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在电子信息领域为国家撑起一片天。

科技报国 培养行业高峰攀登者

  《瞭望》: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特别需要“双一流”大学谋划好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电子科大近年来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新布局?

  王亚非: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力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学校以创新厚植育才沃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近年来实施“珠峰计划”“强基计划”“成电英才计划”等,打造校院两级人才培养“特区”,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如“珠峰计划”计算机拔尖人才实验班,依托教育部首批“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旨在培养计算机科学领域世界一流科学家,使基地成为国家一流计算机科学人才培养的高地、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孵化器”、天才鬼才偏才怪才脱颖而出的“梦工厂”。实验班为每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学业导师、学术导师,量身定制个性化课程修读、科研训练,学生达到培养方案要求,优先获得推免研究生资格。

  在学院层面,18个学院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相继落地实施。各学院从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制定、高水平导师团队组建、学生国际交流与学习平台搭建、学生遴选制度与分流机制等方面深化改革,培养各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瞭望》:太空技术、生物技术、量子科技等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产生新的人才需求,电子科大在紧跟时代步伐上做了哪些人才培养改革探索?

  王亚非:学校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系统推进学科交叉,培养跨界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先后增设人工智能等12个新兴交叉专业,形成“理工结合”“医工交叉”“工管渗透”“工艺联合”的人才培养新生态。

  面向“互联网+”“智能+”融合发展趋势,学校自2016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互联网+”复合型双学位培养计划,融合4个学科的6个专业,打通了学院、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打造“新工科+新商科”“新工科+新艺术”等跨界交叉复合人才培养平台。比如,携手西南财经大学开创全国跨学校、跨大类学科联合培养人才先河,依托双方两个A类学科开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联合学位精英人才实验班,培养跨界科技人才。携手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方面深度合作,推动工程学科与艺术学科深度融合。

  学校还深入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重构课程体系。构建“始于新生、贯通四年、逐级挑战”的全新项目式新工科课程体系和“研究型的教+研究性的学+挑战性的学+创新性的做”的全方位研究型教学课程体系。目前,所有工科专业建成从“新生项目式课程”(必修)到“中级项目式课程”“高级项目式课程”“高峰体验项目式课程”的课程体系,年均开设各类挑战性、研究型、项目式课程2800多门次,覆盖学生14万余人次。研究生招生计划向急需领域、重大平台、交叉学科等倾斜,鼓励学术学位研究生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探索性、创新性研究,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

  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获批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3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2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

  《瞭望》:学校如何培育师生的家国情怀?

  王亚非:在课堂主阵地,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横向融通的“三全育人”大思政特色鲜明。学校做强精准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开展思政课中班教学、小班研讨,建思政“金课”,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单向传输”到“多维互动”,“高抬头率”思政小课堂、“高参与度”实践教学大课堂、“高点赞率”网络云课堂相结合,提升课程时代性、亲和力,学生满意度显著提高。

  在第二课堂,学校组建“辅导员理论宣讲团”“大学生党员骨干宣讲团”等,开展“成电党史故事汇”等活动,邀请两院院士、革命前辈、航天英雄、优秀校友等与学生零距离交流。学校的“成电故事讲师团”由平均年龄超过81岁的老教授组成,每年开办讲座百余场,勉励青年学子传承学校“红色基因”,发扬“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校训精神,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勇攀科技高峰、争做时代新人。

  学校建有330余个社会实践基地,让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越来越多的电子科大学子投身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

  电子科技大学师生表演红歌快闪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4月25日摄) 电子科技大学供图

以“电子信息+”为新引擎 优化学科布局

  《瞭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启动后,电子科大在优化学科布局上有哪些思考和谋划?

  王亚非: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如何不断优化学科生态是我们一直思考和推进的重点工作。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加强传统学科的领先优势与推动学科结构有序拓展之间的关系,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强引擎”,强力发展高水平、高起点的理科,在新兴与交叉方向形成学科发展新优势。

  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学校将实施“学科提升战略”,强化特色引领、交叉协同,以“优工、强理、育新、精文”为路径,构建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生态体系,全面增强学科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具体来说,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引领计划”,进一步巩固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特色与优势,推动在特定领域方向上取得重大突破,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科标杆,形成世界一流的电子信息学科集群。实施“基础学科攀升计划”,强力发展高水平、高起点的理科,加强理科与电子信息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理科支撑工科共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工科支持理科特色发展的理工融合新局面。落实“新兴交叉学科融会计划”,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信息医学、量子信息等新兴交叉领域,推进电子信息领域学科与理学、医学、管理学等交叉融合,形成学科发展新优势。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入主流、创特色、出精品”原则,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繁荣创新发展。

  学校力争通过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实现学科结构明显优化,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学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在电子信息领域主干学科稳居世界一流水平,其中若干方向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物理学、数学等基础学科形成约10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方向;在集成电路、类脑智能、神经科学、量子互联网等新兴与交叉方向形成学科发展新优势;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实力持续提升。

  《瞭望》:电子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广、带动性强,学校如何发挥电子信息领域的综合优势,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

  王亚非:电子信息技术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性力量,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为代表的前沿与新兴交叉领域,是各国科技创新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学校充分发挥电子信息领域的综合优势,聚焦“电子信息+”,不断创造新的学科交叉点。一方面,建立健全多学科交叉的组织模式和激励机制,组建前沿科学中心、综合性跨学科平台,推动知识创新和科研攻关。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信息医学、量子信息、空天科技等新兴交叉领域,以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为牵引,凝练重点发展方向,布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项目,力争催生重大学术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另一方面,学校集成学科育人资源,系统推进学科交叉。以跨学科的课程、教材、平台、导师团队组建为抓手,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在精准医学、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类脑智能、智能康复、智能芯片与智能软件、量子器件、量子互联网等领域加快布局,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

1310693395_16749621979831n.jpg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校园(2020年5月18日摄) 电子科技大学供图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构建创新共同体

  《瞭望》:我国参与全球竞争,迫切需要高校在创新“无人区”有所突破。电子科大选择的突破口在哪里?

  王亚非: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校要把握好重要历史机遇,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不断彰显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优势,推进电子信息领域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研究,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服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十四五”期间,学校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着力点可归纳为“打底子、卡脖子、结对子”九个字。

  “打底子”即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前瞻布局,建立关键基础理论和共性基础技术问题的提出机制,创新多学科融合的科研组织方式,在提升优势工科基础研究实力的同时,催生重大技术创新。

  “卡脖子”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打造战略型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发挥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形成的学科链、创新链和人才链优势,持续开展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集成攻关和协同创新,加速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结对子”是深化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做实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有力支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瞭望》:电子科大在一流成果产出上有哪些探索和经验?

  王亚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创新链条中,一流的大学、一流的科研机构和一流的企业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创新共同体,才能真正产出一流成果。

  近年来,电子科大出台联合科研平台管理办法等制度,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科研和校友优势,从平台、项目、经费、知识产权等方面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理顺成果转化各环节,努力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

  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度参与西部(成都)科学城及天府绛溪实验室等建设,做实做强深圳高等研究院、长三角研究院、重庆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平台。

  充分发挥学校创新源头对技术聚集的“磁铁效应”,加大与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人才国际交流,面向全球招引国际一流人才和团队,开展协同攻关,保持短期、中期和长期研究项目组合,努力攻克一批前沿、核心关键技术,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性、标志性、引领性成果。

  未来学校将以改革激发活力,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努力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实验室+科创空间+产业园区”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和“创业团队+市场化运营机构+产业基金”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构建良好创新生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智慧、更大力量。


  报道链接:http://lw.news.cn/2023-01/29/c_1310693395.htm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