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2023年4月3日出版的《成都日报》第7版“锦观智库”,刊发了对电子科技大学智慧治理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汤志伟的专访,全文如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包括成都在内的中国城市高速发展和集体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在产业上的广泛应用和先进技术产业的扩散。
日前举行的成都市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大会暨市级领导干部和局级主要负责同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读书班,进一步探讨和部署了成都科技创新的相关工作。紧扣市委最新部署,我们推出“做强产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系列访谈,从科创赋能经济发展、画好创新生态圈、校地协同创新、跨区域联动创新等视角,为成都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言献策。如何提升成都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如何让科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期《锦观智库》专访电子科技大学智慧治理研究院院长汤志伟。
精彩观点: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想再依靠投资驱动、技术模仿,就难以支撑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基础研究在技术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味提升基础研究就能取得显著的技术创新效应
■要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使得成都有足够的企业基础去承接高校的高质量科研成果转化
■要进一步统筹制定科技、产业、人才规划,探索适合前沿科技发展和攻关的科研创新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资金投入机制
科创对成都经济发展有何支撑作用?
锦观智库:日前举行的成都市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大会暨市级领导干部和局级主要负责同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读书班,提出要统筹推进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大篇幅探讨成都科技创新相关问题。成都GDP规模跨越2万亿元之后,科技创新如何赋能经济量质提升?成都在科技创新方面具备哪些优势?
汤志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涉及领域广、主体多、链条长、标准高,这对统筹加强教育、科技、人才等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更是重中之重。
我们都知道,在城市经济起飞阶段,依靠大规模投资以及对先进地区的技术跟踪和模仿,能够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打牢经济发展的基础。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想再依靠投资驱动、技术模仿,就难以支撑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由此,成都必须加快形成以自主创新和引领创新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动力。
科技创新为产业能级提升注入强劲动力活力。例如,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张名片。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迈过1万亿元大关,已成为我国产业版图上不容低估的一极。目前,在四川布局的2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成都有12个产业集群入选。另外,工信部公布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成德高端能源装备、成渝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跻身其中。2022年,成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2779.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4%,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推动成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说到成都的科创优势,我认为最突出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高校资源。目前,成都有65所高等院校,其中8所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通信工程、生物医药工程、仪器科学、交通运输等学科进入全球前20位。随着基础研究在城市经济创新发展中的地位越发重要,高校将成为基础研究的主体和生力军,成都丰富的高校资源将为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供强劲驱动力(3.180, -0.01, -0.31%)。
成都在科技创新方面面临哪些痛点?
锦观智库:成都科技资源富集、创新基因活跃,但基础研究能力依然相对薄弱,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量也低于北京、上海等地。据您的观察或思考,成都科技创新面临的痛点是什么?
汤志伟:概括而言,成都科技创新主要面临两大痛点,或者说是目前的短板。
一方面,基础研究不足,科技创新质量不高。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一系列的创新研究和实践表明,随着经济体与前沿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基础研究在技术创新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根据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发布的《2022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成都虽然在全球科研城市中排名第30,但与南京、武汉、杭州等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造成成都科技创新质量不够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为基础研究投入不足、重大创新平台偏少、高水平人才聚集度不够等。例如,2021年,成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重为5.7%,比北京低10.4个百分点、比上海低3.8个百分点、比深圳低1.6个百分点。
从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来说,成都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但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又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投入,对此,成都需要完善基础研究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激发社会主体参与基础研究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强化地方国企在基础研究发展中的使命与担当;与此同时,基础研究涉及的研究领域众多,成都不可能在所有基础研究领域发力,需要将研发经费用在刀刃上,成都需要创新前沿科技跟踪与预测机制,确保基础研究投入精准发力,并主动对接国际科研规则,支撑前沿基础研究的国际合作。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成果尚未有效地进行产业化转化。基础研究在技术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味提升基础研究就能取得显著的技术创新效应。在研发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动态关系,涉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资源配置问题。
当前,成都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成都虽然高校资源丰富,高校的科技创新质量也比较高,但遗憾的是,目前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还比较弱。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哪里?一个领域的科研成果可能分散在各大高校,而成都目前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把这些分散的成果整合起来,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合力。
二是企业还没有成为城市高水平科技创新的主体,这就使得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能完全由使用技术的企业来执行,在高校、科研机构成果转化不理想的情况下,这会进一步制约成都的科技自立自强。以深圳为例,深圳产业创新实力强劲,企业创新氛围活跃,已成为推动深圳科技创新的绝对主体。2021年,深圳企业R&D经费支出1582.44亿元,占总R&D经费支出的94%,更为重要的是,深圳企业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为79.84亿元,占全国企业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47.9%,因此,深圳在高校资源不突出的情况下,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实力依然强劲。
如何提升成都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
锦观智库:前面您分析了成都科技创新的优势和短板,接下来,成都如何发挥好这些优势,补齐短板,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技术能力等方面综合发力?您对此有何建议?
汤志伟:为进一步提升成都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可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
第一,启动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在试验区中,成都可设立一个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国际科技信息情报平台,以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密切跟踪、科学研判世界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发展动态,制定未来产业科技发展战略。根据前沿科技预测结果,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长期稳定支持专业研究所集中力量前瞻攻关成都未来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以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实施成都全域未来产业场景试验计划,加快构建“未来场景机会清单+创新应用实验室+未来产业场景实验+场景示范”的未来技术应用场景体系,深化完善“资源释放、创新研发、孵化试点、示范推广”的场景联动机制。
第二,让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一方面,可以考虑推动市属国有企业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体系。积极推进国有资本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组建新型科技类国有企业,探索试点出台支持科技类国有企业发展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另一方面,构建从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到推动壮大的新兴产业企业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体系,形成从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到世界级领军企业的创新“雁阵”,要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使得成都有足够的企业基础去承接高校的高质量科研成果转化。
第三,健全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协同机制。参考欧盟经验,实施“成都前沿科技研发框架计划”,将需要研发的项目统一提交到研发框架计划内,采取公开发布招标、定向委托等方式,吸引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团队参与研发。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市属国有企业牵头与财政资金联合设立面向前沿科技攻关的科学基金,并纳入研发框架计划的管理,然后通过市场化运作,利用基金所产生的收益资助成都科研院所或企业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另外,成都还可以进一步完善相关支持与配套政策,鼓励社会以捐赠等方式将资金注入前沿科技研发框架计划内,创造条件让第三次分配在成都前沿科技攻关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四,探索构建更加适宜前沿科技攻关的科研管理规则。成都需要进一步统筹制定科技、产业、人才规划,探索适合前沿科技发展和攻关的科研创新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资金投入机制。要破除科研评价只认论文第一作者、项目负责人的惯性思维,针对前沿科技攻关的特殊性,建立健全以创新难度、创新领域稀缺性、创新环节必要性为指标的评价体系以及激励政策,强调以大团队形式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合理认定每位团队成员的科研贡献,形成前沿技术攻关的合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仕印 尹婷婷
编辑:文龙 / 审核:文龙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