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科学网:“科技+艺术”的无界漂移
文:杨晨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3-05-26 2407

        “科技+艺术”会带来哪些火花?这场展览将给你解答。5月21日,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第三届科技艺术联合教学与创作成果展开幕式在成都市美术馆A馆举行,仪式由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申小蓉主持。

  现场展陈的23件“科技+艺术”的装置艺术作品,均出自电子科大交互新媒体艺术(iArt)辅修专业与与四川美院师生之手。此前展览已于今年2月在重庆时代美术馆展出,本次在成都的展览将持续至5月28日。

  本次题为“无界漂移——跨域连接、方法生长与数字生活”的联合教学与创作成果展是电子科技大学与四川美术学院继第一届“破壁”、第二届“超验植入”之后的第三次跨界合作。

  如何理解此次主题?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唐勇介绍,本次展览在前两届取得的教学经验与实践成果基础上,展现打破科技与艺术界限后的“无界漂移”新形态,更加强调科技艺术的开放性。

         “本次展出的作品通过对想象潜能、创造方法与生活镜像的直观呈现,引导学生共同反思当前科技浪潮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旨在的创作过程中培养能力强、懂管理、有情怀的复合型人才。”策展人、电子科大交互新媒体艺术辅修专业负责人彭岷表示。

  例如在《路》中,通过放置在公共场域的信息采集装置,以收集到的行人信息驱动古朴的青砖路面,并投影到墙面,观众与作品的连接将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往昔的路面上留下当代的痕迹,试探究公共空间与交互艺术的耦合;作品《二维码》将人们常见的区区二维码放大为大型雕塑,并以镜面不锈钢材料作为加强,具有绚丽色彩的巨大形体在带给观众视觉冲击的同时,表达了立足当下,面对传统,联通未来的期望......

646b3c1fe4b00d9f0ea0efe4.png

  此次打破“界限”的背后,也是两所高校在合作中互补相融的过程。彭岷观察到,虽然两校学生在日常展出的做事风格有所差异,但却在设计想法和布展过程中相互竞争、参考和映衬,从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这样的合作,对双方也大有裨益。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唐青阳指出,本次联合教学与创作成果展是电子科大与四川美院打破地域界限和学科界限的生动体现,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共同探索连接科技与艺术的桥梁,达成学术价值与创新价值的传播推广与交流。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表示,审美能力与艺术感知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同样重要,优秀的工程设计离不开创造力与想象力,电子科大与四川美院以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发展为途径,不仅提升工科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也利于学子在探索美、发现美、创作美与呈现美的过程中,让美育与劳育融为一体。 

646b3dfde4b00d9f0ea0efea.png

  基于此目的,电子科技大学于2019年开设了“交互新媒体艺术”辅修专业(iArt),发挥双方优势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申小蓉介绍,该专业强调“科技”与“艺术”的跨界融合,以海量的在线教育资源为依托、跨学科的综合项目为内容、校内校际校企间大量的师生互动和动手实践为手段,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意在培养面向未来、基础扎实且兼备艺术修养和动手能力的全新型工程师。

  目前,该辅修专业已与腾讯、完美等企业以及川美、川音、川传等艺术类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共建课程、联合教学、联合创造等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融通与优势互补。每年,两校联合教学与创作的成果都将以科技艺术联展的形式呈现,在成渝双城分别展出。


  报道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209.shtm


编辑:赵海玲  / 审核:罗莎  / 发布: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