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举行九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院士报告会
文:基础院 图:基础院 来源: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时间:2023-06-21 6509

  6月11日、16日,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在沙河校区举行建院九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院士报告会,校长曾勇出席活动并致辞。欧阳钟灿院士、郭光灿院士、祝世宁院士、贺克斌院士、杨德仁院士、贺泓院士、徐红星院士、常凯院士出席活动。

1c83eb373f4807d449bab5a8bf956fc.jpg 

  开幕式上,曾勇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基础院的成立背景,肯定了基础院过去九年开展基础前沿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和为学校相关学科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他指出,基础院目前已经汇集了一批潜心基础研究的青年才俊,改革和探索了有利于激发基础研究活力的新机制,在理工融合、理工渗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学校在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基地。希望各界专家学者共同为学校基础前沿交叉领域的发展提出宝贵意见,继续关心支持学校和基础院发展。

DIG07118 (2).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红星对基础院成立九周年表示祝贺,赞赏基础院在基础前沿研究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交叉学科发展有助于突破传统学科边界,推动科学研究整体发展,强化学科交叉和形成新的科研范式是我国未来科研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基础研究发展的目标是培养下一代颠覆性技术,打造一支学科创新力量,电子科技大学携手成都高新区成立的天府绛溪实验室将为基础研究提供重大发展机遇,为满足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发挥重要作用。

DIG07155 (2).JPG 

  天府绛溪实验室执行主任、学校科技委主任杨建宇表示,以量子科技、集成光子、柔性电子、碳中和与环境能源、软物质与生物物理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正在并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成都高新区与电子科技大学携手共建天府绛溪实验室,着力开展原始创新研究、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实验室将与与会专家共谈前沿科技发展战略,共商交叉学科发展。

DIG07187 (2).JPG 

  贺泓院士与基础院董帆教授为学校碳中和与环境能源新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6527a50ddee397a1914695716f56de9.jpg 

  董帆教授指出,碳中和与环境能源新技术研究中心聚焦碳中和、环境催化、大气污染控制等前沿技术,覆盖材料、化学、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他表示有信心推动研究中心快速发展升级,承接更多国家重大项目。

  在为期两天的报告环节,郭光灿院士、常凯院士、贺泓院士、中山大学王雪华教授、欧阳钟灿院士、贺克斌院士、深圳技术大学宁存政教授先后介绍了所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对相关领域的思考与展望,并与在座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DIG07284 (2).jpg 

  郭光灿院士作了“量子不定因果序列”的报告,介绍了量子信息研究的新进展,阐述了量子不确定因果序这一新型概念在量子信息和量子精密测量中的应用,以及基于此实现的超越海森堡极限的精密测量方式。在与在座师生的讨论中,他表示,量子科学研究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应用大有前景,年轻学者大有可为。

DIG07357 (2).jpg 

  常凯院士作了“Weyl半金属中的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报告,从物理发展史的角度讲述了物理与几何发展的紧密联系,引申出Weyl半金属中相对论性的拓扑电子体系与手性反常特征,讨论了拓扑磁电耦合诱导的时空扭曲及其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以及手性反常导致的Casimir扭矩。

DIG07460 (2).jpg 

  贺泓院士作了“环境催化研究及应用前沿”的报告,从经典与前沿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工业催化对人类工业发展的推动以及带来的不利影响,重点介绍了环境催化在消除气态污染物方面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在机动车尾气和工业烟气催化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相关研究今后面临的挑战、对策和应用前景。

DIG07509 (2).jpg 

  王雪华教授作了“激子-光子强耦合室温量子态的实现与操控”的报告,介绍了率先实现的确定性单量子点与单纳米颗粒的室温量子强耦合途径,为突破制约室温量子态发展瓶颈所发展的非厄密室温强耦合理论,以及其准确临界条件和高效实现室温量子强耦合的新方法。他还对室温量子态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DIG08399 (2).jpg 

  欧阳钟灿院士作了“神秘的软物质液晶:从无处不在显示到奇妙的生物膜理论”的报告,回顾了LCD技术55年的发展历史以及理论演化过程,讲述了液晶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人物及其贡献,着重介绍了液晶国产化从0到1,到世界第一的发展历程。他还从数学理论出发,结合液晶的物理理论,介绍了液晶生物膜理论。

DIG08584 (2).jpg 

  贺克斌院士作了“双碳行动:环境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介绍了碳中和时代下,环境学科在不同减碳路径的生态环境风险分析、新能源系统关键材料的综合利用、减污降碳协同关键技术、气候与环境协同治理综合决策支撑等诸多领域面临的全新发展机遇和挑战。

DIG08665 (2).jpg 

  宁存政教授作了“二维材料中新的激子物理及光电器件应用”的报告,介绍了层状二维半导体众多独特的物理与光电性质,讨论了二维材料新的激子物理过程,特别是新的高阶不可约复合体的实验验证。他还就激子复合体及相应的发光过程与器件应用,以及二维材料的广阔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

  基础院负责人,校内外近600余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活动。


编辑:李果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