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丽成电·奋斗之美】彭俊强、刘露、熊子良:竞赛引路,向光而行
——专访2023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全球总决赛冠军团队
文:罗莎 实习生 张亦阳 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3-06-23 5503

   “科技竞赛带来了人生中的光亮,刚好照到正走在学术研究之路上的我们,沿着这束光的指引,我们向光而行。”

3.jpg

冠军队伍(左:熊子良  中:刘露  右:彭俊强)

  日前,2023第九届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普朗克计划”全球总决赛及颁奖典礼圆满落幕,作为在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软件编程竞赛,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645所高校的23078名学生参与,经过层层选拔,我校计算机(网安)学院三名研究生彭俊强、刘露、熊子良组成的“下划线队”一路披荆斩棘,成功晋级全球总决赛,凭借稳定的发挥和优秀的表现,勇夺全球总冠军。

导师引路:作科研路上的“知者、仁者、勇者”

  “一开始大家都专注于比赛本身,没有刻意抽出时间思考队名,于是只写下了一条下划线,后来索性就以‘下划线’为队名了。”接受采访时,三名队员腼腆地笑着,回想参赛之初的情形,感到艰辛中亦蕴含乐趣。

  刘露是计算机(网安)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学生,也是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的“常客”,曾于2021年就获得过该项挑战赛的全球总冠军;队长彭俊强和队员熊子良本科阶段曾是学校ACM集训队队员,在程序设计竞赛ICPC和CCPC中多次取得区域赛金牌,此后两人分别取得直博深造和保研本校资格,目前为计算机(网安)学院研究生二年级学生,三人均进入算法与逻辑实验室开展科研学习,师从计算机(网安)学院副院长、算法领域知名专家肖鸣宇教授。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走近算法与逻辑实验室,墙上贴着的孔子画像及名言,让人印象深刻。

  成为科研路上的“知者、仁者、勇者”,正是用心引导学子成长成才的实验室负责人肖鸣宇教授的期许,“实验室历来注重对拔尖学生的培养,引导学生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树立学术理想、立志解决‘卡脖子’的科学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依托科技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依托学校学科优势,研究生院推出“研究生科技创新支持计划”,以20余项重要科技竞赛项目为平台,提升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就是该计划重点支持的竞赛项目之一。

  三名队员在肖鸣宇教授的带领下,树立了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理想,通过积极参与科研竞赛,为个人的学术研究之路创造了充分的实践机遇。

  本次比赛历经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从今年三月到四月的47天时间里,无比充实的备赛过程和紧张刺激的PK环节,比赛过程中一次次面对新问题、提出新思路的“折腾”,让队员们感到步步“涅槃”。

  初赛开始,队员们将策略定位在算法的通用性上,没有针对数据样例展开特殊问题的求解,因而只以第31名的成绩压线进入复赛。然而通用算法在一般性问题及更广泛的求解实例上会展现出更为强劲的潜力,三人同时抱着享受比赛、享受赛题带给人的思考和进步的想法,在复赛阶段以兴趣为牵引,逐渐展示出在技术上的优势,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拿到了通往决赛的门票。决赛在深圳举行,他们以更加轻松的心态上阵,就像打通关游戏一样,越战越勇,最终摘得桂冠。

  “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寻求解决思路与方法,是对自己科研创新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和快速提升。”三名队员一致表示。

凝聚合力:以团队默契晋级决赛

  本次比赛的校内赛共有1200多名成电学子参加,26支队伍晋级西南区域复赛并斩获前八强,最终3支队伍进入区域四强,晋级全球总决赛。

  比赛的结果是光明的,过程却是曲折的。三人表示,让他们一路过关斩将、击败为数众多的优秀选手,最终赢得决赛冠军的秘诀是“默契”。

1.jpg

“下划线队”一路披荆斩棘,成功晋级全球总决赛

  2023第九届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由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组织实施,与华为公司共同开展竞赛相关工作,面向前沿技术培养参赛队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届挑战赛赛题抽象自华为云智能机器人的真实业务,模拟了多机器人的运行环境以及真实机器人的状态信息,由参赛者通过代码操控机器人完成特定任务以实现收益最大化。

  生活中的三人性格迥异,爱好也大不相同。开朗健谈的刘露热衷于骑行,能够在三个小时完成天府绿道一周的骑行。“做科研的过程有时候会很痛苦,业余弹钢琴成为了我调剂的方式,完成一首曲子的弹奏带来的正向反馈让人充满成就感。”内敛的熊子良如是说。沉稳的彭俊强则爱好打篮球、跑步等健身方式,三人也笑着表示,成都的美食能够让他们暂时忘记科研的压力,只专注于当下的感受。

  平时三人同属于一个实验室,在同一师门下,是密切的师兄弟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三人对本次赛题都有兴趣,对科研的追求和彼此的信任,让他们成为相聚相知的队友,以凝聚起的合力,达到1+1+1>3的效果。

  “别的队伍都是带着笔记本电脑去现场,只有我们背着五公斤重的主机参赛,因为这样测试的代码会更稳定。”熊子良笑着说。

  比赛过程中,代码出现bug是时有的事,因此熬夜改代码成了他们参赛的日常。“参加复赛时,我修改代码到凌晨四点,实在困得不行了发给刘露,而刘露在床头挂了一个口袋装手机,一听到手机的震动声音,立马翻身而起,接着我的思路往下写代码直至凌晨五点。”彭俊强说。

  谈到参赛感受,拿过两次金奖的刘露总结为三点,一是赛题贴近实际应用,能接触到先进技术,参赛体验很好;二是参赛选手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学子,通过比赛能结识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三是三人在比赛过程中各司其职,形成了默契的分工与配合,最终的胜利属于团队。

放眼未来:迎接更多挑战与惊喜

  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的金奖为三人的未来打开了一扇门,彭俊强说,华为已经为他们提供了机考绿卡和面试绿卡,他们有极大的优势可以进入华为工作。

image.png

“下划线队”队员(左:熊子良  中:刘露  右:彭俊强)

  面对未来规划,三人的选择不尽相同。刘露希望在科研领域精耕细作,未来继续读博深造。熊子良已经在联系华为的工作,准备硕士毕业后就投身国家最有实力的民族企业去实现理想抱负。而彭俊强则倾向于毕业后去到高校从事科研工作。三人对今后的事业发展都有明确的想法与计划,不沉湎于一次成功,而是放眼未来,做出最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选择。

   “拿到了二十万奖金,我们已经平分啦!”当被问起比赛奖金的使用,三人表示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换了电脑,对于理工科学子来说,能够用更好的硬件设备进行科研,就是最幸福的事之一。

  熊子良表示,这次比赛对于他们的科研软实力提升很大,也给予了三人未来的事业极大的帮助。而这种软实力的提升,对他们通过团队配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将令他们受用终生。

  谈及本次比赛后的愿望,彭俊强说,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一些“卡脖子”的科学技术问题。

  当被问及之后是否还会参加科研竞赛,三人默契地表示,如果遇到感兴趣、有意义的赛题还会继续参加,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

  勇夺比赛桂冠之后,三人的生活又回归于日常的平静,“延续比赛过程中培养的默契感,无论未来在哪个领域从事工作,我们都将充满好奇、满怀斗志,以像面对游戏一样的平常心态来攻克科研难题,也将始终如队名“下划线”一般,成为和下划线符号一样沉着内敛、脚踏实地的人,为国家科技事业做出成电青年应有的贡献。”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