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机电学院博士生汤良宇在电力能源领域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文:机电学院 图:机电学院 来源:机电学院 时间:2023-11-08 4569

近日,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电测控技术研究所韩杨教授课题组在新型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定位与韧性提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针对“主动配电网”故障选线、故障区段定位和故障精确定位的技术难题,提出了极端灾害情境下新型电力系统灾前、灾中和灾后三位一体韧性提升策略,为极端灾害条件下新型电力系统故障恢复和韧性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成果以“Resilience enhancement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 under extreme disaster scenario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fault location strategies”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能源类顶级期刊《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上,该期刊被Google Scholar列为可再生能源类排名第一的TOP期刊。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2023级博士生汤良宇为第一作者,韩杨教授为通讯作者,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黄涛教授、机电学院杨平教授等为论文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图片1.png

Structure diagram of conventional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在“双碳”背景下,随着“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源工作原理与故障特性、电网结构形态与运行控制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电力电子设备控制策略难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对故障辨识、隔离与快速恢复供电的迫切要求。为此,作者提出了利用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μPMU)实现电力系统态势感知及状态估计、多源协调控制和广域保护策略,凝练了考虑有限μPMU的条件下的优化配置技术和求解算法,克服了常规配电网量测系统存在的采集周期长、量测不同步和动态响应慢等缺点,实现快速、准确、实时的系统态势感知和电网韧性提升。

图片2.png

Process of resilient power system under extreme events

配电环节作为电网的“最后一公里”,承载着直接向用户供电的关键性作用。为降低地震、台风、高温干旱等极端自然灾害事件导致的停电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作者从故障预警、故障响应、故障恢复三方面系统性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韧性提升策略。该研究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态势感知能力,构建具备诊断力、抵御力、恢复力的韧性电力系统,有利于应对极端灾害事件、保障关键负荷供电,推动“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以及适应未来能源转型,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攀升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rser.2023.113898

编辑:李文云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