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九届研究生学术交流月活动持续开展
文:胡添勇、李川 图:各学院 来源: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时间:2024-06-25 2051

  自本学期第十六周启动以来,第九届“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月”(以下简称“交流月”),紧密围绕高质量研究生教育核心,聚焦拓宽研究生的科学视野,强化工程实践能力,深化人文素养底蕴,搭建国际学术前沿桥梁,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课程和讲座,赢得全校师生的广泛欢迎与积极参与。

聚焦前沿,融汇交叉

  围绕高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交流月活动邀请院士、国家级(青年)人才、高被引科学家、IEEE Fellow以及企业首席、总师等学术和行业领军人物走进校园,讲授系列前沿交叉课程和高水平讲座,为研究生们搭起与国内外顶级专家交流的宝贵平台,拓展学生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国家级人才陈韬教授为同学们讲授《智能软件工程》前沿课程。课程讲解智能软件系统工程化构建的最新研究理论、数据驱动的软件工程、基于搜索的软件工程和智能软件工程方法的评价与比较,巧妙地运用一系列实战案例,引导学生利用算法解决关键问题,深化了学生的专业认知与实践能力。

  中国电科首席专家顾杰与二十九所研究员赵耀东共同讲授《人工智能在电磁空间安全领域的应用》课程。他们从电子对抗、电磁空间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出发,结合相关系统实例重点讲解关键技术,并探讨了电子战向电磁频谱战、向电磁空间作战的未来趋势,为同学们构建起电磁空间安全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知识体系。

图片1.png 

  国家级青年人才、上海交通大学黄晓霖教授给研究生们带来精彩的《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优化方法》课程。他从基础概念入手,以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授,让学生对数学优化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从最小二乘法到卷积神经网络,从梯度下降到牛顿法,结合机器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详细讲解了每一个优化方法背后蕴藏的深刻数学原理和实际应用价值,为学生们打开了数学优化的新视界。 

  国家青年领军人才罗天勇教授以“科教融汇+专题讲座”创新开展《核能工程技术前沿》课程。他将自己参与国际大科学装置工程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领域学术会上相关院士、专家的前沿技术报道转换为丰富而生动的课程内容,并以专题讲座授课的方式,注重课堂启发式互动,强化研讨交流深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每堂课师生都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图片3.png 

  中国领先医疗设备研发企业迈瑞医疗项目前研发总监,深圳大学叶继轮教授讲授《医学电子仪器设计与创新创业》课程,阐述当今国内外医疗仪器的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分组指导学生采集人体生理信号,带领学生体验完整的医学仪器设计与应用,课程内容精彩丰富、实践体验性强,增强了学生对医疗器械领域前沿的了解。

图片4.png

  此外,国家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饶长辉教授,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首席科学家于哲峰,IEEE Fellow、美国德州理工大学BIJOY KUMAR GHOSHa教授、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大学网安学院吴槟副研究员分别带来《光电技术前沿与问题选讲》《航空航天前沿技术与问题选讲》《神经科学、生物力学和数据科学系统的控制理论与应用》《软件安全实践》等精彩的前沿与交叉课程和专题讲座,受到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好评。

启迪智慧,滋养人文

  除了学术创新的启迪和科技前沿的探索,交流月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出发点,不忘人文素养的滋养,开展了多堂深受学生欢迎的人文素质课程和讲座。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陆阳秋教授为同学们讲授《美育之旅》美育课程。通过音乐之美、声乐之美、悲剧之美的鉴赏,带领同学们开启通往高雅审美与心灵净化的大门,用艺术化的方式培养审美情趣和良好身心素质,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受到上课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图片5.png

  “我投了100选课分值才抢上这门课。”《射箭体验课》是学术交流月中被大家“争抢”最激烈的人文素质课之一,授课老师是全国“金牌”队伍——四川省射箭队的教练们。课程创新授课方式,将理论讲授与体育文化实践融为一体,突出“体”的特色,强化“育”的成效。参加课程的崔建同学表示,“搭箭、扣弦、开弓、瞄准、脱弦,这门课不仅教会了我射箭运动的专业技术动作,也让我认识到中华体育精神,在学习中培养耐心和毅力,学会在挑战中坚持,在失败中成长。”

图片6.png 

  围绕研究生最关心的“压力管理、人际交往、亲密关系、学生发展”四大心理主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首席专家刘惠教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首席专家李媛教授、骨干教师雷霖副教授及公共管理学院崔倩教授通过“编织温暖人际:你好,我好,世界好”“研究生压力管理的艺术”“人格发展与亲密关系”等心育系列专题讲座,与研究生们分享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共同探讨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路径。系列讲座场场爆满,深受大家喜欢。

图片7.png 

传授知识,浇灌梦想

  交流月坚持立德树人,突出思政引领,用精心打造的课程、讲座,在传播知识、教授技术的同时,传递家国情怀、使命担当、责任与理想,浇灌同学们的工程理想和成才梦想。

  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专家刘顺涛研究员和谢颖研究员带来《先进飞机制造关键技术及工程实践应用》的精彩课程。课程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把学科发展历史嵌入课件,用丰富的实例和详实的数据,呈现先进技术发展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们领悟所学内容对于技术进步、国家发展的关键作用。

图片8.png 

  航天科工集团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副总师高红卫研究员讲授的《雷达系统设计与工程实现》紧扣时事、关注国防,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发展前沿,了解“卡脖子”难题,厚植家国情怀,将知识点和思政点有机契合,通过课程学习,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引导同学们梳理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大局观。

  国家级青年人才刘志军教授在《科学素养导论》课上,带领同学们深入探讨作为工程师可能面临的伦理挑战,如学术诚信、责任感和人民安全等。2023级博士生代文静表示,这些讨论不仅加深了他对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非技术素质的理解,也认识到优秀工程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要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和伦理责任感,更要忠诚于事业,有理想、有格局、有情怀。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打造一流研究生培养体系,第九届研究生学术交流月活动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不断丰富活动内涵,以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促进学术与技术的交流互鉴,在学生心中播撒创新、责任与梦想,助力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的高质量自主培养。

编辑:刘瑶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