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访】程洪: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创新能力
——专访校百人计划入选者、自动化学院程洪教授
文:新闻中心 图:新闻中心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3-12-05 4255

  李校长的报告对学校的发展作了深入、长远、严谨的思考,电子科技大学这些年的发展势头很好,但是李校长也一针见血地剖析了我们存在的问题。单科性学校存在的问题是普遍的,不仅仅是电子科技大学所独有的。我们要脱颖而出,就必须及时转型,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对我们来说就显得尤为迫切。学校近年来也在积极拓展学科,最近又和四川省人民医院合作建设医学院,推动信息医学融合交叉发展,这些实质性的进展让我们十分高兴。

  有研究表明,学科与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已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我认为,交叉学科的发展,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社会、文化等共同推动的结果,也是科学技术向深度发展的必然产物。理科很重要,是学科交叉融合的力量源泉,李校长在报告中提出加强理科基础的建议就体现了这一点。同时,学校在发展人文学科、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也要有意识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

  我在西安交通大学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都学习和工作过。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学校,某种意义上和电子科技大学比较相似。最初也是个比较单科性的学校,后来卡耐基梅隆大学在计算机学科非常强大之后,开始拓展到其他学科。现在一说起这个学校,第一反应就是他的计算机学科很好,但是事实上,他的商学院在国际上也很有名,艺术学科也是名列前茅的。所以,单科性学校如果坚持学科拓展和交叉发展,也可以结出好果子。

  西安交通大学也是大家熟知的一个学校,基础研究比较扎实,在我的博士导师郑南宁院士的领导下也建了一些包括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学术特区”。在这些机构的引领下,交叉产生出了一些很好的基础研究,并对产业界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2009年底,我来到电子科技大学,创建电子科技大学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实验室并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借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经验,目前主要从事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和多媒体技术、机器人的研究。实验室所有的系统设计,在国内都处于领先水平,其中外骨骼机器人已经与八一康复中心进行合作,将使用在伤员康复中。此外,实验室的3D人机交互技术研究已经引起国际同行甚至产业界的认可,部分技术已同华为公司有良好的技术合作。此外,在学科交叉方面也引入了国际化的元素,实验室目前正在组织国际多媒体的旗舰会议-2014年国际多媒体大会(ICME2014),且实验室吸引了7位国际留学生攻读博士学位,包括1名以色列留学生。目前实验室已在国际学术杂志和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10篇以上,提交多项国家专利发明申请。

  我们团队现在有50多人,其中十来位老师有机电、计算机、自动化等学科背景。我们有一个应用系统去牵引,把大家真正凝聚到一块,而不是简单的拼凑。不同学科背景的思维在同一个系统上碰撞,充分展示了学科交叉的魅力,也比较容易出成果。

  建设学科交叉的大团队,十分适合电子科技大学的校情,也适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希望学校做好这方面的顶层设计,把人、财、力等要素,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我相信电子科技大学今后会发展的越来越好,逐步实现李校长所说的建设“中国最好的特色型大学之一”的目标。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