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物名片:蔡肖,男,中共党员,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师承佘堃教授。主要研究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控制问题。曾荣获多项奖项,包括国家奖学金1次、一等学业奖学金3次、学术新秀奖学金和五粮液学金。此外,获评中国自动化大会优秀审稿人2次,并在学科竞赛中荣获四川省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会推选的优秀论文三等奖2项。博士期间发表了17篇SCI学术论文和2篇会议论文,涵盖了网络化控制系统、系统工程和网络安全等研究领域。作为第一作者,他在SCI一区发表了10篇二区7篇三区1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19.118,总被引用次数高达446次,其中5篇论文被科睿唯安评选为高被引热点论文。目前是多个国际知名期刊的审稿人。此外,蔡肖积极参与了6项省部级项目和横向项目,负责项目管理,为团队注入了创新力。目前,他不仅在国际期刊担任审稿人,还担任了Fractal and Fractional(中科院一区top期刊)的客座编辑。
2020年,蔡肖带着求学的梦想从广州来到成都,开启了一段引人瞩目的成电故事。求学的岁月中,蔡肖被科研的无限魅力所吸引,他跨专业勇敢地申请硕博连读,最终成为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0级博士生。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一个在科研探索中不懈追求的故事,更是蔡肖与成电、与科研共同书写的精彩篇章。
扬帆起航:欲上青天揽明月
本科学习数学的蔡肖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把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用好、落实。认真思索以后,他选择了计算机方向,也选择了成电。“把数学当做一个工具来使用,即把到我们所学的知识在计算机的实践中做一个转化,从课本知识转化到我们的工程领域,再从工程领域落实到具体实践,这是我选择跨考到成电软件学院的主要原因。”
蔡肖刚刚踏入佘堃教授的网络安全与大数据团队时,由于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他面临着从零开始的挑战,陷入了对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领域方向的迷茫。然而,在一次组会中,佘老师的一席话给了他启示:“要结合自身优势去寻找适合你的研究领域。”于是,他开始了寻找擅长的方向的探索。在佘老师的指引下,蔡肖结合扎实的数学功底,确定了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和安全控制为他的研究方向。
方向确立后,他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过上了早出晚归、周末不休的科研生活。每一篇SCI论文都成了他孜孜不倦的追求,他深刻理解论文的每一个细节,不明白的就勇于提问,不懂的就勇于学习。蔡肖深知,只有不断地奋斗和努力,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取得突破,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他的心中燃起了一团不熄的火焰,驱使着他投身于实验的海洋,坚信凭借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踏实的科学实验,属于自己的科研新星一定会升起,成为浩瀚科研宇宙中小小的但却闪烁的一颗。
蔡肖和老师同学在一起
克服困难:书山有路勤为径
刚接触科研时,蔡肖和大部分研究生一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数次失败的理论推导和实验模拟,算法的设计也面临着种种挑战。曾经对科研充满信心的他,发现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眼前的险阻似乎难以逾越,他一度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白费。此外,三点一线的科研生活和奔波于两个校区的长途通勤也不断地消磨着他的热情。看出他的困扰,佘老师耐心地劝导:“科研是一场马拉松,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只有努力才会有所收获。在科研中,最大的敌人不是困难的课题,而是自己。科研需要毅力和耐心,坚信量变的积累终究会实现质变的飞跃。”这句鼓励成了他追梦路上汩汩不息的动力源泉。
于是,他沉下心来反思,认为自己应该更有耐心,他开始真正理解一句大家听过无数遍的话:“好的论文不是写出来,而永远是改出来。”蔡肖的第一篇论文前期投了5个期刊全部被拒,在这过程中他最深刻的经历之一是收到审稿人的反馈,对他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批评。审稿人直言不讳地指出他的英语非常糟糕(terribly poor),这让蔡肖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但很快他开始反思自己。他认识到这样的批评是有道理的,通过检查发现自己的文章竟然存在许多基础语法问题,比如标点符号、名词的单复数、动词时态和语态的一致性等。这段“惨痛”的经历促使他明白了注重基础的重要性。此后他在提交论文之前彻底检查自己的作品,以避免这些基本错误,因为一个缺乏这些基本方面的研究论文很难被认为对科学界有可信贡献。
终于,在佘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自己废寝忘食地科学研究下,蔡肖克服重重困难,运用T-S模糊理论的分析方法成功解决了网络化控制系统的中的非线性问题,并顺利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SCI论文。这不仅是一篇论文的成功,更是一段科研坚持和不懈努力的感人故事。他的追梦之路,如同一轮明亮的太阳,照亮着每一个追求知识、迎接挑战的心灵。
追梦徜徉·航向交流之途
他知道要想在安全领域深耕研究,接触更广阔的学术流派和专家,决不能守在舒适区。在国际疫情严峻的局势下,他毅然选择冲出国门,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异国学术之旅。在2021年,蔡肖凭借着坚定的决心和扎实的学术功底,成功获得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和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博士生学术支持计划项目。他远赴韩国浦项理工大学,加入了PooGyeon Park教授的团队开展为期一年的交流。接着在2022年中,蔡肖再次起航,到达新加坡的南洋理理工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蔡肖专注于网络控制系统的安全问题与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YengChai Soh 教授共同合作多篇SCI论文。异国求学,蔡肖积极参与团队的研讨活动,与各国学者深入交流探讨网络控制系统的前沿研究。在这个国际化的氛围中,他不仅发现周围都是学霸,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两年间,蔡肖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五篇SCI论文,在PooGyeon Park教授、YengChai Soh教授和佘老师的共同指导下,他的学术成果得到了高度认可。这段旅程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是对梦想的坚持。他如璀璨的明星,在这国际之旅中闪耀出绚烂的光芒。
蔡肖和PooGyeon Park教授
蔡肖和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工程师协会院士SOH Yeng Chai合影
勇担责任·奉献于团队之道
蔡肖深感博士阶段的意义重大,成为怀揣使命感的人是他的内心信仰。
除了高效有序的学习和科研任务,他主动肩负了在网络安全科研团队这个大家庭中的责任。作为学生,他深深体会到团队中每一位老师的关怀和支持,这让他倍感温暖。同时,作为团队骨干和师兄,他期望成为一道明亮的光源,温暖着他的师弟师妹们。他投身于科研的同时,积极为师弟师妹们提供引导,进行科研训练,助力他们筛选研究课题,共同面对并解决科研中的种种困难。他常常对师弟师妹们讲,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他也以自己为例,向他们分享自己倾听各位老师以及师兄的建议,选择了硕博连读以及出国交流的故事。
“因为在我看来,前辈是已经走到山腰的人,而我还是在山脚的人,我们看到的东西跟人家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可能我的眼前都是树木,别人已经看到了远方的风景,别人给我提了中肯的意见,我愿意更多地去信任他。”如今,他也时常为师弟师妹们出谋划策,优秀的经验不断传递,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2021年,在蔡肖的帮助和指导下,其中一位师弟以第一作者身份成功发表了第一篇SCI论文,成就的背后充满着团队的共同努力和付出。然而,他并非仅关注科研一方面,为了加强团队的凝聚力,他常常组织带领师弟师妹们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如银杏节、徒步旅行等,使大家在科研之外建立更深厚的友谊和合作关系。他认为当科研做得很枯燥时,需要参加这些活动,毕竟生活大于一切。蔡肖的担当精神不仅体现在科研领域,更在构建和谐团队氛围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他的经历充满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无限的团队情感。
梦圆成电·融于实际之征途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蔡肖坚信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博士研究生,成绩并非源自超越他人的天赋,而是来自个人的坚韧努力。导师佘堃教授时常提醒他:科研是一场马拉松,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只有努力才会有所收获。在科研中,最大的敌人不是困难的课题,而是自己。
蔡肖的科研之路从不轻言放弃,他关注一区期刊论文,从中汲取学科知识、拓展思维。为了保持清醒的学术头脑,不断充实科研知识,他常参与中国控制会议(CCC)、中国自动化大会(CAC)等学术会议。展望未来,蔡肖渴望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他认为平常心、克服困难、坚持马拉松是攻克课题的关键。四年的博士生涯,蔡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在求实求真的道路上,他自觉路途遥远,仍需不断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而蔡肖则励志要做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的“守门人”。国家很注重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而网络空间安全中的一个分支就是工控系统安全,因此他的研究方向与国家需求高度契合。加入网络安全与大数据团队后,他充分利用他的专长,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为团队的项目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团队的其他人进一步推动技术的落地应用。整个科研过程形成了一个闭环,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不断循环迭代,为国家基础设施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路漫漫其修远兮,蔡肖知道人生之路有时崎岖曲折,有时平坦如水。但他深知初心不可忘,始终秉持“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校训。不管风景如何变幻,蔡肖的初心永不改变——为了在软件工程学科的道路上踏实前行,努力创造出卓越的科学成果,做一名优秀的国家安全“守门人”!
编辑:罗莎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