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来校开设心理类大师课
文:刘昕宇 许玮 图:刘佳骐 来源:党委学工部 时间:2024-11-15 536

  11月4日-6日,“成长·同行”心理类大师课在立人楼B218开讲。本次课程邀请到了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作家梁永安教授讲授“伟大转折时代的十一次心理跨越——1850-1960年代的欧美文学图景”。课程受到了我校师生的热烈欢迎,许多教师和没有选到课的同学慕名前来听课。

图片1.png

  聚焦1850-1960世界大转折时代,梁永安教授以这100年的欧美文学历史为背景,带领成电学子从代表作家的作品中透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第一次课上,梁永安旁征博引,从国内外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出发,引入课程内容,指出要“以文学为入口,以现代性思想为导引,深刻认识转型时期必然出现的文化裂变,在大历史的开阔景观中探寻个体与社会的自由之路”。

  以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为例,他带同学们进入19世纪50年代充满欲望的法国社会。“我的身体里住着两个人,一个是你们现在看到的生来就是为了伏案写作的人;另一个是喜欢到处游荡,真正快乐的游荡者,并且迷恋着充满变化的生活”。法国大革命、七月革命、二月革命、工业革命……这个经济飞速发展又兵荒马乱的时代,成就了渴望自由激情又严谨求真的福楼拜。福楼拜丰富而复杂的人生经历造成他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对立,也成就了他的文学事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图片3.png

  将生活中的故事与书中的情节相结合,梁永安向同学们解读了包法利夫人艾玛的故事。艾玛反映了当时社会女性的生命结局——“内心世界与外部社会有着全面的冲突,但又无力去独立地生存,最终孤独的死去”。

  授课结束后,同学们争相与梁老师进行讨论与交流。并收到了同学们热烈的反馈:

  电子学院耿晨同学说:“梁永安老师的课程让我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思考,让我开始思考或许大多数人都在一次次的彷徨中挣扎,却又一次次坚强站起,只要我们不放弃爱和希望,我们就都是战士,都是英雄。要把握当下,珍惜当下。”空天学院王博同学说:“亨伯特的孤独与渴望警示我们要关注内心的情感需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可能感到孤独和无助,我们不能忽视这些感受,而应该积极地去寻找健康的方式来满足情感需求,如通过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互动,参与社交活动或培养兴趣爱好等,避免因孤独而陷入错误的行为模式。”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玉梅同学说:“福楼拜的生平让我明白,一个人如果想要有成就,就必须学会观察,学会写别人没写过的特点,内容要别具匠心、与众不同,还要用心揣摩,做到字斟句酌。文学源于生活,源于现实,现实是文学创作的最好材料。无论做什么我们都需要有一颗善于观察现实的眼睛。” 

  “成长·同行”心理类大师课程是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2023年推出的课程品牌,旨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授课,积极回应同学们对心理类课程的深度需求,着力培养同学们的高阶心理素养。

编辑:罗莎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