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学校主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常态化制度化研究学术研讨会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4-12-18 559

  12月14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常态化制度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60余所高校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战线》等多家期刊的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100余人参会。

全景.jpg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曹萍在致辞中表示,要把巩固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成果、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制度化建设作为高校的重要任务。电子科技大学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主要抓手,把价值塑造作为培育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

曹萍.jpg

  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向波涛回顾了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是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向波涛.jpg

  四川省教育厅宣传思想与统战工作处处长李大鹏表示,四川高度重视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强化青年一代的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各方持续努力探索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路径,更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李大鹏.jpg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潜涛在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提升刚性约束,也是一项铸魂工程,需要久久为功。要把握好“教育内容”“整体性”“联系与区别”这三个着力点,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

吴潜涛.JPG

  会上,来自全国多所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分别作报告。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兰州大学教授王学俭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多样化提出,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历史性研究、教学性研究、现实性研究和建构性研究。复旦大学教授高国希、中山大学教授李辉、武汉大学教授项久雨、天津大学教授孙兰英、同济大学教授徐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岳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杨俊岭、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林伯海、齐齐哈尔大学教授郝文斌、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有奎、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景云、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戴锐、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任志峰、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前进、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静娴、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力、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小九分别围绕文化主体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进行了发言。

  会议设置了两个分论坛,学者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31bb42847c444c2ca9b7f6cf171e939b_3b10a.j

01b612e6b42d07aecf685bfe415b93ca_3b10a.j

       本次会议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和电子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编辑部、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创新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电子科技大学)协办。本次会议收到近200篇投稿文章,最终经专家评审收录81篇高水平论文。

编辑:刘瑶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