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新闻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航空航天学院聚焦航宇学科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文:航空航天学院 图:航空航天学院 来源:航空航天学院 时间:2024-12-30 1838

  电子科技大学于2021年10月获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2023年该学科获批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发展以“飞行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为学科特色主线的智能航空宇航技术。为发挥学科建设龙头作用,围绕学科建设谋发展,聚焦发展做强学科,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航空航天学院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大讨论工作。

凝心聚力启动大讨论,精心设计制定工作方案

7月22日,航空航天学院召开学科建设大讨论启动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授及骨干教师代表、各科室负责人参加研讨。学院党委书记李孟主持。

副院长李波传达了学校“发挥学科建设龙头作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内容和相关会议要求,聚焦学院学科方向、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与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内容作了“围绕评估指标促进学科建设”的主题发言。参会代表们围绕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工作各抒己见,为学科建设大讨论工作的开展建言献策。

学院根据学校相关工作部署,组建工作专班,结合学科发展实际,制定航宇学科建设大讨论工作计划。

1.jpg 

摸清家底精准定位问题,调研取经探清内外形势

根据《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研讨工作方案》,学院一方面从学科方向内涵、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队伍建设等维度梳理学院航宇学科发展现状,对标一流学科建设水平研判自身发展水平、精准定位自身发展问题。另一方面,广泛开展调研,先后前往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承担航宇学科建设的学院“寻经挖宝”,学习先进建设经验。前往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所、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四川省无人机学院共建单位、行业单位调研交流,探索产业与学科一体化发展的模式。

 2合.jpg

分方向分主题开展大讨论,破解学科发展困境

学院充分发挥各学科方向带头人、骨干的先锋作用,航宇学科智能飞行器系统设计、航空宇航智能制造、空天信息工程、空天控制工程等4个方向各自召集和组织人才队伍,以“传统载体研究发展”——智能飞行器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交叉特色方向发展”——空天信息工程、空天控制工程为研讨主题,开展了两场深入细致的研讨大会。参会教师代表围绕未来五年的方向内涵、平台建设、人才队伍、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踊跃发言、建言献策,明确了各方向未来的发展任务,初步形成了4个方向的发展规划。

 3合.jpg

目前,学院领导班子已与各院级研究中心重点围绕科研渠道开拓与成果积累、研究生培养,以及中心团队建设等主题,就近年中心发展现状、建设困难和未来建设进行思考研讨交流。同时,学院开展“我与学院共成长”青年教师系列培训讲座,邀请学院资深教授围绕提升学科影响力与青年教师研讨交流,关注学科发展与青年教师群体的成长。此外,围绕近期国家级平台的建设规划、省重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教学成果奖申报、学科建设任务清单等以服务学科发展为主题开展的工作讨论,有序推动各项工作向前迈进。

 4合.jpg

明确建设目标和路径,助推学科取得关键突破

从学科特点上来看,航空航天技术呈现出高度复杂、高度综合、高度工程化以及高度创新的特点,高度创新性是推动航空航天技术不断突破极限、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从学界共识方面,航空航天技术正朝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体系能力全面增强的方向稳步迈进。行业共识方面,信息化与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博弈胜负的核心要素。因此,学院将继续坚持“飞行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的学科特色不动摇,建成国内特色鲜明的研究型航空航天学院。

航宇学科根据各方向拟定的建设任务和发展规划,将持续开展人才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合作交流与文化建设等分专题研讨,紧密围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机制体制创新,走出学科交叉融合、产品全生命周期闭环、技术闭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成电航宇学科发展路径。

未来,航空航天学院将持续推进学科建设大讨论,建立有效的学科发展工作机制,定期评估学科建设进展,及时调整优化策略,充分发挥学科建设龙头作用、破解航宇学科发展面临的困境、助推航宇学科取得关键突破,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编辑:助理编辑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