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讲坛】迟阿娟讲述城市记忆与影像力量
文:张宇轩 图:邓皓舰 张宇轩 来源:软件学院 时间:2025-04-01 136

3月21日,资深媒体人、著名影像艺术家迟阿娟做客成电坛(信雅系列),以“城市记忆与影像力量”为主题,带领师生开启一场穿梭时空的视觉叙事之旅。

9D3AE1A82FA22D6FB99952EFC76_428A3A49_45C

讲座伊始,大屏幕闪过一组黑白照片,从20世纪90年代的老成都风光,到2000年初的成都气象。春熙路改造前的斑驳砖墙、成都第一家德克士、肯德基的开业,长虹集团老总的现场签售,金庸造访成都赏景,玉林路白夜小酒馆的开业……这些来自数十年前的影像,凝固了城市10年变迁的呼吸与心跳,同学们目不转睛,全然沉浸在了迟阿娟所描绘的老成都景象中。

迟阿娟还展示了她在国外旅行时所记录的照片。从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到中东的约旦河畔,再到欧洲的历史名城,她用相机记录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并在讲座中与同学们分享。同学们积极上台朗读随图的小诗。

25A5900E06680E28C141E18C3E3_6E6B521C_176

迟阿娟分享了一张令人印象深刻的图片。图片中,一对夫妻拿着一束塑料花走在一片危楼之中。这正是发生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的一幕。虽然这只是一张照片,但是其背后蕴含的故事与情感,却通过这张相片永远地保留了下来。地震后的一抹温情,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经历危机后仍保乐观的最真实写照。

每一代人都有一卷等待显影的时代底片,以镜头为笔,以代码为墨,既记录火锅店里升腾的烟火气,也凝视实验室中跳动的数据流;既关注老街拆迁前最后的门牌号,也思考AI时代人类情感的不可替代性,这是当今时代下成电青年的真切感悟,也是对影像力量的最好诠释。

68FC0206EBFFA4AF7CAE3837155_FDF64F49_176


编辑:刘瑶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李果